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宋之问人品 宋之问与武则天 武则天为什么嫌弃宋之问?

http://www.newdu.com 2017-09-16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宋之问 作为诗人,宋之问著有《度大庾岭》《江亭晚望》《晚泊湘江》等作品,他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但作为一个普通人他的人品是相当差的,不仅为了一首诗而杀外甥,还出卖朋友、媚附于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 宋之问与武则天 武则天为什么嫌弃宋之问
    据《本事诗》记载:宋之问在武后登基时,曾求武后赏他个北门学士当当,武后没有同意。于是宋之问写了一篇《明河篇》来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感,文中写到: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武则天看到这篇文章,对崔融说:我也不是有意打击宋之问,他是很有才学,但他的某些地方朕实在不能接受。
    原来,宋之问牙齿有疾病,所以诱发了口臭。
    宋之问终生都为这件事耿耿于怀。
    宋之问人品
    作为文人,宋之问也因其低劣的人品而遭人唾弃,不仅表现在其对待政治趋炎附势的态度上,也表现在一桩广为流传的命案上。自古凡是文人都爱好文字,一日宋之问见其外甥刘希夷的一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颇有妙处,便想占为己有,刘希夷不从,宋之问于是用装土的袋子将刘希夷压死,被称作“因诗杀人”。
    媚附于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后张易之被杀,中宗复位,于神龙元年(705)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不久逃回洛阳。《新唐书》记载他匿居友人张仲之家,“会武三思复用事,仲之与王同皎谋杀三思安王室。之问得其实令兄子昙与冉祖雍上急变,因丐赎罪,由是擢鸿胪主簿,天下丑其行。”景龙中,迁考功员外郎,谄事太平公主,故见用。及安乐公主权盛,复往谐结,故太平公主甚恨之。当中宗将提拔他为中书舍人时,太平公主揭发他知贡举时受贿,便下迁为汴州长史,未知又改越州长史。在越州(今浙江绍兴)期间,“颇自力为政”,景龙三年六月,中宗崩,景云元年(710)睿宗即位,认为他依附张易之,投靠武三思,屡不悔改,便将他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旧唐书》说:“先天中,赐死于徙所。”而《新唐书》则说:“赐死桂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