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母亲修建望母塔 如今在陕西有一座西汉薄太后塔,这是中国历代皇帝中唯一为思念母亲而修建的塔。这座历史悠久、名闻中外的西汉薄太后塔,位于礼泉县烽火乡的香积寺内。为纪念这位誉满民间的皇太后,该塔又称望母塔。 文帝即位后,封母为“皇太后”,多次请母还宫。太后因终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坎坷,对宫中争斗深感厌烦,加之居此乡野日久,耳濡目染当地民风淳朴,百姓忠诚,便不以皇亲贵族身份自居,乐善好施,承饥救危,与民关系融洽,决定永住民间。并把居地周围“三村、五社”的村民,认作“娘家”亲戚。百姓闻之,无不为之感恩戴德,齐声呼太后为“姑婆”。文帝无奈,只好在太后居地建一高大木塔。如思念母后,即登皇都高处,极目北望,见塔如见亲娘。因此,该塔又叫文帝“望母塔”。至今,“望母塔”三字仍赫然书于该塔北门之上。该塔系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望母塔经唐重建,又过千载,到了清末的咸丰、同治年间,该塔二层西门之上,出现裂缝,百姓互相议论。据说,当时有一自称的师傅,别人要他补锅,他嫌太小不干。那人说:这么大的你说小,那个薄太后塔裂了个缝,有本事你去把塔修好,那人点头称好。不久,人们便惊奇地发现,有一巨大铁扒钉,钉在裂缝处,其裂缝弥合如初。这段美妙传说,当地妇孺皆知,谈说起来,兴奋自豪,如数家珍。 为人之仁 遗诏要求丧礼一切从简 ![]() 网络配图 《史记・孝文本纪》列举出文帝的一些做法:如废除“肉刑”,废去了黥面、劓鼻、刖足等刑罚。他认为这些是不讲求恩德的做法,不符合自己作为民之父母的主旨。又如他登上帝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衣服、车驾无所增加,有时候还开放法禁来为百姓谋利。再如他曾经想要建造一个露台,但预算下来要花费黄金百斤,于是放弃了。他说:“黄金百斤就相当于十个中等水平家庭的财产了。我留守在先帝的宫室,还常恐怕玷污它们,还要筑露台来干什么呢? ”他自己常穿粗厚的衣服,连宠幸的慎夫人衣服也不能长到拖地,帷帐不能有绣花图案,表示敦厚俭朴,作天下的表率。汉文帝治办霸陵,既不修高大的坟冢,也不许用金银铜锡来装饰随葬器,而都用瓦器,这也是意在节俭,不扰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