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三国最后的赢家:司马懿的权术傲世群雄(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3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曹真伐蜀失败后淡出军界,不久就死了,司马懿前面的唯一对手也没有了,所以当诸葛亮再度北伐时,曹睿不得不对司马懿说:“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
    当时的主战场在西面,曹睿命司马懿改屯长安,“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在军界的权力进一步巩固,就连车骑将军张郃都成了司马懿的属下。
    当时乐进、张辽、李典、于禁等人已死,能与司马懿抗衡的只有张郃一个人,司马懿一心想除掉张郃,在诸葛亮退军时坚持让张郃追击,使张郃在木门道遭受蜀军伏击,张郃丧命,再也没有人能构成对司马懿的威胁了。
    当时司马懿大权在握,在军中广树私威,培植心腹,打击那些忠于曹魏的人,个人势力不断上升,到景初二年即二三八年司马懿平定辽东时,他的个人威望和权势达到了高峰,此时他已具备了与曹氏分庭抗礼的机会,但在随后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隐忍不发,即使受到百般推挤和欺凌,依然保持低调,他这时已经六十岁上下,此生来日无多,但他看起来并不是很着急。
    
    网络配图
      景初三年即二三九年魏明帝曹睿驾崩,前一天里四次急诏司马懿入京,曹睿终于在临死前见到了司马懿,曹睿拉着司马懿的手将曹芳托付于他,让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政。
    这次辅政与当年曹丕驾崩时那次已有不同,现在的司马懿权力更巩固,而曹氏的势力更加式微。司马懿先是迁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又迁为大司马、太傅,享受了“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殊荣,天子还要拜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为散骑常侍,其他几个儿子拜为骑都尉,全都封为列侯,但司马懿“固让子弟官不受”。
    司马懿在曹操身边做事长达十多年,曹操的行事风格和斗争经验对他深有影响,像曹操一样,司马懿也是个重实轻名的人,并且有着高人一筹的大局观,魏明帝驾崩后,曹芳微不足道,但司马懿仍然认为时机不成熟,曹操给后世子孙留下的政治遗产太丰厚,还有不少文武官员心向曹氏,曹魏还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于公开决裂,考虑到这种情况,司马懿继续选择了忍耐。
    而曹爽等人竟浑然不觉,他们视司马懿的退让为胆怯,做事更加肆无忌惮。曹爽千方百计削弱司马懿的实权,同时重用何宴、邓飏、丁谧等一帮“浮华之友”,时人谓之“何、邓、丁,乱京城”,为了树立威望,还搞了一次伐蜀行动,但这样的军事行动没有司马懿的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结果曹爽讨了个没趣,而司马懿不想与曹爽发生正面冲突,索性“称疾不与政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