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每次南巡时,当地官员都从他们手中勒索资金,巴结皇帝,还令他们筹办行宫、园林等南巡工程。而这些富商也正想借南巡讨好官府,特别是皇帝,为自己赢得荣誉和权势。 盐商对乾隆南巡的资助首先是捐银。如二十六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两淮盐商每次都捐银100万两,这些钱相当一部分被充作南巡时扬州官府办差及乾隆帝赏赐之用。他们还进献诗、赋、字画和文集等礼物,有的也进呈和时事有关的论文。乾隆帝对此都赏赐从优。 此外,盐商还直接办理接驾等事,负责供应皇帝南巡的日常所需。因巡幸队伍十分庞大,这笔开支为数很大。如地方官命商人沿塘遍置盆盂,数量成千上万,以备纤夫便溺,而御舟一过,盆盂即被役夫破坏,等御舟再经过时,又要置备新的。 乾隆南巡所建扬州行宫的出资人多为盐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扬州行宫名胜全图》上标明,集资修建当地行宫的商人一共修建了楼廊5154间,亭台196座。扬州有4处行宫,其中天宁寺行宫是专为乾隆南巡而修建的。 该寺居扬州八大寺之首,乾隆二十一年由商人出资在寺旁建起行宫。行宫内的布置和陈设非常奢华,书籍、字画、瓷器、挂屏等不计其数。这些玩好器物大多是地方督抚向通省大小官员临时借用或重金购买,乾隆帝对此心知肚明,担心由此造成种种情弊,在二十六年下令:“除高旻寺行宫原系商人自行置办,应仍听其预备,但须交收清楚外,其余各处行宫,概无得陈列玩器。” ![]() 网络配图 盐商们还广建园林,“如汪氏之净香园,黄氏之趣园,洪氏之倚虹园,汪氏之九峰园等。”“当时各大商所造园林,甲于天下。”乾隆帝六次南巡,扬州盐商一次又一次建造园林,园林加上行宫,从扬州城里到平山堂,处处亭园楼台,号称“一路楼台直到山”。 为迎接南巡,盐商们还不惜花费巨资,蓄养花、雅两部戏曲班子,在数十里长的河两岸,搭起戏台,奏乐演戏。由此也带动了扬州戏剧的发展。乾隆四十二年,巡盐御史伊龄阿奉旨在扬州设局修改曲剧,历时四年完成,留下了宝贵的戏曲文化遗产。 乾隆帝对扬州绅商的褒奖 南巡中,乾隆帝的特殊褒奖种类繁多,题字最为常见。在扬州驻跸时,他曾书写许多福字分赐官商缙绅。当时扬州盛行修建私家园林,得到御书福字的人纷纷盖起福字厅,以相炫耀。天宁寺就曾得到乾隆帝赐给的匾额七个、盈联八副,另有御制七言律诗四首,刻石供奉于碑亭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