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清華柒‧晉文公入於晉》札記二則:愆責毋有塞、命蒐修先君之乘

http://www.newdu.com 2017-11-05 武汉大学简帛网 金宇祥 参加讨论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侯選人)
    

    〈晉文公入於晉〉為《清華大學大學藏戰國竹簡(柒)》中的一篇,據原考釋馬楠先生的說明,簡文述晉文公結束流亡返國之後,整頓內政、董理刑獄、豐潔祭祀、務稼修洫、增設武備,城濮一戰而霸,大得河東之諸侯。自公布後學者討論甚多,本文擬對簡1-2「命訟(獄)敂(拘)執睪(釋),(愆)責母(毋)又(有)(塞)」和簡4「命(蒐)攸(修)先君之(乘),貣(飭)車(甲)」提出一些不成熟看法,敬請方家斧正。
     
    一、愆責毋有塞
    簡1-2「命訟(獄)敂(拘)執睪(釋),(愆)責母(毋)又(有)(塞)」
    此句原考釋釋文作「命訟(獄)敂(拘)執睪(釋)(折),責母(毋)又(有))」注釋云:「折,訓為『斷』。《書‧呂刑》:『非佞折獄,惟良折獄。』,疑讀為『』,《說文》:『舉也。』責毋有所舉,猶《國語‧晉語四》稱晉文公『棄責簿斂』,《左傳》成公十八年晉悼公『施舍已責』,韋昭注:『除宿責也。』」
    學者說法有,石小力先生將「」讀為「遣」。[1]馮勝君先生在「睪」字下斷讀。將「」讀為「滯」,積聚、積壓義。「」讀為「塞」,義為償還。「(滯)𧵩(責)母(毋)有(塞/賽)」的意思是積壓已久的舊債,就不要再償還了。[2]易泉先生將「」讀為「滯」,「滯積」是指資財的久積。認為這裡指獄案久積。「」讀為「息」,訓作止。[3]明珍先生認為「責」是「責令、督促」之義。將「」讀為「私」。責毋有私,意思是督促執行「訟獄拘執釋遣」時不要有私心或偏私。[4]王寧先生將「」讀為「稅」,義同「赦」、「舍」。[5]」讀為「息」,即利息。認為晉文公初即位時為了邀買人心,命令國內放債的人只收回本金,不許收取利息。[6]
    宇祥案:
    「命訟(獄)敂(拘)執睪(釋)」一句從馮勝君先生在「睪」字下斷讀。此句可對照《呂氏春秋‧原亂》:
    文公施舍,振廢滯,匡乏困,救災患,禁淫慝,薄賦斂,宥罪戾,節器用,用民以時,敗荊人于城濮,定襄王,釋宋,出穀戍,外內皆服,而後晉亂止。
    其中的「宥罪戾」可能與簡文此句有關,故「睪(釋)」可訓為赦宥、免除,《國語‧魯語上》:「君今來討弊邑之罪,其亦使聽從而釋之,必不泯其社稷。」韋昭注:「釋,置也。」
    「(愆)責母(毋)又(有)(塞)」,原考釋和馮勝君先生將此句與「棄責薄斂」、「施舍已責」聯繫起來,有其道理。但是若從後段簡文「二三大夫以修晉邦之祀」來看,該段僅敘述祭祀一事而已,故此處亦可能僅敘述訟獄一事。若此,「」可讀為「愆」,此兩字的通讀參裘錫圭、李家浩先生〈曾侯乙墓鐘、磬銘文釋與考釋〉一文,[7]「愆」訓為過失,「責」訓為譴責,「愆責」見於《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三國文卷五十四‧上魏明帝表》:「幸賴慈恩,猶垂三宥,使得補過,解除愆責。」[8]」字,從馮勝君讀為「塞」,但與馮先生不同的是,筆者認為此句仍與訟獄有關,所以「(塞)」雖亦為償還義,但不是償還債務,而是償還過失、抵罪之意,如:
    《韓詩外傳‧卷十》:「晉文公重耳亡,過曹,里鳧須從,因盜重耳資而亡。……里鳧須仰首曰:「離國久,臣民多過君,君反國而民皆自危。里鳧須又襲竭君之資,避於深山,而君以餒,介子推割股,天下莫不聞。臣之為賊亦大矣,罪至十族,未足塞責。然君誠赦之罪,與驂乘遊於國中,百姓見之,必知不念舊惡,人自安矣。」[9]
    《韓詩外傳‧卷十》:「卞莊子好勇,母無恙時,三戰而三北,交游非之,國君辱之,卞莊子受命,顏色不變。及母死三年,魯興師,卞莊子請從,至,見於將軍曰:「前猶與母處,是以戰而北也,辱吾身!今母歿矣,請塞責。」[10]
    以上兩則有關「塞責」的記載,第一則是里鳧須在重耳逃亡時偷竊重耳的財物,後來重耳回國後,里鳧須對重耳說「罪至十族,未足塞責」,意思是「罪過可達十族,也不足以償還譴責」,如果重耳赦免他,百姓必定知道重耳不會計較從前的罪過,就會安定了。第二則是卞莊子因作戰失敗後向將軍請求償還別人對他的讉責。故簡文此處作「命訟(獄)敂(拘)執睪(釋),(愆)責母(毋)又(有)(塞)」,意思是:命令赦宥訟獄所拘執的人,不用償還過失和譴責。
     
    二、命蒐修先君之乘
    簡4「命(蒐)攸(修)先君之(乘),貣(飭)車(甲)」,此句原考釋釋文作:「命(蒐)攸(修)先君之(乘)貣(式)車(甲)」注釋云:「『』字又見車盤、匜(《集成》一○一○九、一○二三四),季宿車盆(《集成》一○三三七)對應文字作『宿』。《金文編》以為『从宀蒐聲』,是。蒐,《爾雅‧釋詁》:『聚也。』《左傳》宣公十四年『蒐焉而還』,杜預注:『蒐,簡閱車馬。』」
    學者說法有,暮四郎先生將「貣」讀為「載」。[11]ee先生釋文作「命蒐修先君之乘,貣車甲」在「乘」字下斷讀。將「貣」讀為「飾」或「飭」。[12]林少平先生將「貣」讀為「忒」,「忒車甲」即更換兵車和鎧甲,與前文「修先君之乘」相對應。[13]厚予先生將「貣」讀爲「弋」。[14]cbnd先生認為「」是「賦」字省體,「乘(賦)車甲」指晉國的戰車及軍隊。[15]
    宇祥案:
    此句學者們的討論集中在「貣」字上,「貣」字原圖版作(後以△字表示),△字上半部原考釋釋為「弋」有其道理,因《包山》簡「貣」字有从「弋」:(106),也有从「戈」:(53)。或者將△字釋為「敗」,「敗」字楚簡一般从「攵」,但也有从「戈」,如〈繫年〉121,但「敗」字在此文意不合,故不考慮。楚簡「賦」字作〈容成氏〉18,从「貝」从「武」,但目前未見省成△字,加上釋為「賦」與文意不合,故cbnd先生之說不合適。在斷句方面,因前面簡文「命訟獄拘執釋,愆責毋有塞」、「命肥蒭羊牛、豢犬豕,具黍稷酒醴以祀」、「命瀹舊溝、增舊芳防」,「命」字後皆至少有兩個行為,故從ee先生之說在「乘」字下斷讀。「貣」字在此應作為動詞,暮四郎、林少平先生之說雖符合,但用於「車甲」文意稍欠,從ee先生之說讀為「飭」。
    此外,「乘」字諸家未說,筆者認為可能是指「乘車」。先秦「車」可分為乘車、兵車、棧車三大類,[16]簡文「貣(飭)車甲」的「車」應是兵車,「先君之乘」的「乘」則是「乘車」。而在山西北趙晉侯墓地正好有相關出土文物可供佐證,據〈山西北趙晉侯墓地一號車馬坑發掘簡報〉一文,一號車馬坑屬晉侯蘇墓,是該墓地最大的一座車馬坑。其中11號車附有類似鎧甲的銅甲片,形如「裝甲車」。21號車的圍板布滿彩繪。[17]劉永華認為這兩輛車是戰車和乘車。[18]一號車馬坑的墓主晉侯蘇也就是晉獻侯,是晉文公的先祖,所以簡文說「蒐修先君之乘」也就十分合理了。而簡文「乘」(乘車)之意應如《管子‧大匡》:「桓公受而行,近侯莫不請事。兵車之會六,乘車之會三,饗國四十有二年。」尹知章注:「乘車之會,謂結好息人之會也。」綜合上述,此處釋文作「命(蒐)攸(修)先君之(乘)、貣(飭)車(甲)」,此句晉文公之所以要下屬修治乘車和兵車,其意可能是晉國處在同盟和敵國之間,一方面要強化軍事力量,另一方要以和平手段同盟鄰國。
     
[1]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讀書會:〈清華七整理報告補正〉,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網站http://www.ctwx.tsinghua.edu.cn/publish/cetrp/6831/2017/20170423065227407873210/20170423065227407873210_.html,2017.04.23。
    [2] 馮勝君:〈清華七《晉文公入於晉》釋讀札記一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3008,2017.04.25。
    [3] 《清華(七)〈晉文公入於晉〉初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網站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457&fpage=2&page=2,2017.04.25。
    [4] 《清華(七)〈晉文公入於晉〉初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網站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457&fpage=2&page=3,2017.04.28。
    [5]《清華(七)〈晉文公入於晉〉初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網站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457&fpage=2&page=4,2017.04.29。
    [6] 《清華(七)〈晉文公入於晉〉初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網站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457&fpage=2&page=4,2017.04.30。
    [7] 裘錫圭、李家浩:〈曾侯乙墓鐘、磬銘文釋與考釋〉《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頁553-554。
    [8]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頁557。
    [9] ﹝漢﹞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頁338。
    [10] ﹝漢﹞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頁352。
    [11] 《清華(七)〈晉文公入於晉〉初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網站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457&fpage=2,2017.04.23。
    [12] 《清華(七)〈晉文公入於晉〉初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網站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457&fpage=2,2017.04.24。
    [13] 《清華(七)〈晉文公入於晉〉初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網站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457&fpage=2,2017.04.24。
    [14]《清華(七)〈晉文公入於晉〉初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網站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457&fpage=2,2017.04.24。
    [15] 《清華(七)〈晉文公入於晉〉初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網站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457&fpage=2&page=4,2017.05.06。
    [16] 劉永華:《中國古代車與馬具》(北京:清華大學,2013年),頁96。
    [17] 以上節錄自吉琨璋、常懷穎、馮峰:〈山西北趙晉侯墓地一號車馬坑發掘簡報〉《文物》2010年第2期。
    [18] 劉永華:《中國古代車與馬具》(北京:清華大學,2013年),頁61。
     
    (编者按:本文收稿时间为2017年10月16日21:2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