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两则文史故事前,先起个头,作为开场白。 话说我们老萧家在中国历史上,鲜有声名显赫的人物。算来算去,只有在汉高祖刘邦手下工作的丞相萧何,还算是比较出名吧(也不知老萧家能不能攀上这个祖先)?萧何之所以有名,除了在帮刘邦打天下时,出色地完成了后勤保障工作,建立了规章制度外;还有一大功劳,就是“月下追韩信”当伯乐了。就是他,为刘邦推荐并挽留了一位能统兵百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后来又十面埋伏,打败楚霸王项羽;最终,成就了大汉王朝的“汉初三杰”之—,韩信。  网络配图 还有一句有名的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就是同为“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既是举荐韩信的伯乐,也是最后帮刘邦的老婆吕雉,设计处死韩信的人。这又引出一副对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好!闲话休说,下面就讲有关萧何后裔与刘邦后裔的佚事二则。 佚事一则:梁武帝之死 梁武帝萧衍不知能否与萧何扯上关系?不过,萧衍自诩是萧何的后裔。历史上萧姓当过皇帝的,只有在中国大动荡、大分裂的南北朝时期,出了那么几位(后来辽国的萧太后可不能算)。一个是南朝的齐高帝萧道成及后人;一个就是梁武帝萧衍及后人。这两个朝代都很短命,齐朝只存在了二十三年(公元479-501年);梁朝也只存在了五十六年(公元502-557年)。 南北朝时,佛教盛行,梁武帝萧衍是位笃信佛教的皇帝。他曾四次舍身到同泰寺(今南京鸡鸣寺)出家当和尚,被人戏称为“和尚皇帝”。而每一次出家,又都被朝廷用重金赎回来,寺院因此获得了可观的收入。由于他的原故,当时建康(今南京)城内外,有佛寺五百多所,僧尼十万余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