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揭秘:在鸿门宴上霸王项羽不杀刘邦背后的无奈(2)

http://www.newdu.com 2017-11-19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相反,项羽要是不同意范增的建议,他一定会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的观点。刘邦赴鸿门宴前,项伯曾建议项羽:“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伯受点小恩小惠后,提点儿吃里扒外的建议,其动机项羽是否心知肚明,姑且不论,但项羽立马就表示同意了,像这样的态度,真也好假也好,都好表示。不过,此时的项羽,我以为,他对项伯的许诺实际上是摆的姿态;他的真实想法,一定以为刘邦赴宴鸿门,范增肯定会按照自己曾经默许的意思,牢牢抓住这个机会,早就安排好了相应的准备。
     
    网络配图
      可惜的是,范增对项羽曾经的默许并没有心领神会,偏偏就没有做好刺杀刘邦的各项准备,以至于在宴会上拐带得项羽也很被动:其一,樊哙强行闯入宴会的大帐内,明显暴露出了安全保卫存在的漏洞,从中也就不难想象,这些卫士并不是精心挑选的,给人的感觉,他们在思想上还没有绷紧这根弦,没有进入“战备”状态。其二,酒宴的半中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给人的感觉似乎是等待项羽的信号,手下人好动手,我最初读这段文字时就这么认为的,其实不然。范增提示的其实是,要项羽赶快杀了刘邦,是亲自动手。你看,这简直是开玩笑,别说项羽不想自己做,即便项羽想自己做,还用得着他提示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