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刘仁轨的主要成就 关于刘仁轨的历史评价

http://www.newdu.com 2018-04-24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白江口之战 刘仁轨因为在白江口之战中大败日本,又救援新罗、治理百济,故而名声大振,位极人臣,深得帝王眷顾。公元685年,刘仁轨寿终正寝,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尉等,谥号为“文献”,真正做到了生死皆荣。 刘仁轨的主要成就
    龙朔元年(661年),刘仁轨为检校带方州刺史,会合新罗兵,大破百济军于熊津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解百济府城镇将刘仁愿之围。次年,与刘仁愿共败百济于熊津(今韩国公州)东。在孤军无援之际,说服部众,坚守观变,伺机拔数栅,并攻取要塞真岘城(今韩国镇岑)。
    龙朔三年(663年),率水军于白江口(今白马江口)击败援救百济的倭军,焚其舟400艘。百济平后,刘仁轨奉命留镇百济。他修屯田,训士卒,以图攻取高句丽。乾封三年(668年),辅佐司空李勣灭亡高句丽。咸亨五年(674年),率军攻新罗。次年,破其要镇七重城(今韩国积城);又遣靺鞨军渡海,攻新罗南境,杀获甚众。
    仪凤二年(677年),任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以防御吐蕃。
    关于刘仁轨的历史评价
    李世民:卿职任虽卑,竭诚奉国,所陈之事,朕甚嘉之。
    刘仁愿:刘仁轨之词,非臣所及也。
    武则天:①昔汉以关中之事,专仗萧何。今者公,亦犹於古。所希耆德,敬勖乃诚。(《与刘仁轨书》)②公忠贞之操,终始不渝;劲直之风,古今罕比。
    刘禹锡:太宗朝李靖、高宗朝刘仁轨,皆自宰臣,乞骸致政。其後知犹可用,复起於家。进退之间,曲尽情礼。君臣之际,良史美谈。
    王夫之: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高季辅、张行成,太宗所任以辅己者也,贬死黜废,不能以一日安矣,保禄位以令终,唯怀奸之李勣耳。自是而外,若韩瑗、来济、杜正伦、刘仁轨、上官仪、刘祥道,较无覆之伤,而斥罪旋加,幸免者亦托于守边以免祸。(《读通鉴论》)②武、韦之世,其宣力中外者,则刘仁轨、裴行俭、王方翼、吉顼、唐休璟、郭元振、姚元之、张仁愿悉无所掣曳以立功名。
    蔡东藩:高宗时之良将,苏定方外,应推刘仁轨,高丽未捷而还师,百济复燃而未靖,微仁轨之临机决胜,则刘仁愿必且还军,即幸不为敌所乘,而新罗介居两国间,又遭大丧以后,其能免为蚕食乎?故仁愿之从谏如流,虽有足称,而平定百济,虽出仁轨之功,表而出之,功其庶不没乎?
    徐培根等:唐破百济,由于刘仁轨之善于此项(占领地政治措施)战后之政治措施,遂能灭百济。……由此可以发现唐东征之将领中,独具文武兼备之才具者,厥惟刘仁轨一人而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