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邓州宰相群之辅佐大唐七朝的宰相——赵宗儒

http://www.newdu.com 2018-08-05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赵宗儒(746年-832年),邓州穰县人(今河南邓州市)人,唐朝中期宰相、诗人。
    

    赵宗儒凭借其出类拔萃的文才升迁,历仕唐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七朝,晚年以司空致仕(即退休)。
    他历任翰林学士、给事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吏部尚书、荆南节度使、太常卿、太子太傅等职,封天水郡公。
    史学家称赞他,"前后三镇方任,八领选部"。就是说,他前后三次出守方镇节帅,八次在吏部任职,地位备受尊崇。
    遗憾的是,他常常忽视朝廷礼制,没有仪法规矩,以致于造成许多小过错,受到当时舆论的轻视,有损于自己的名望。
    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才美行纯”
    据《新唐书·赵宗儒传》记载,赵宗儒出身于南阳世代为官的赵氏家族。
    赵宗儒的八世祖赵彤,任后魏的征南将军。
    他的父亲赵骅,从小酷爱学习,品性耿介高尚。
    开元年间,赵骅考中进士,补授太子正字,调任雷泽、河东郡丞。时任采访使的韦陟非常器重他,上书请求将他调到自己的帐下做事。
    后来,赵骅又被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采访使郭纳请去做事。安禄山攻陷陈留时,赵骅被叛军俘虏了。
    当时的江西观察使韦儇的堂妹,因为其丈夫是京畿官员,不肯为叛军做事,结果被抄家卖为奴婢。赵骅非常同情她,就用钱把她赎了出来,并给予丰厚的资助。
    叛乱平息之后,赵骅寻访她离得较近的亲属,把她送了回去。当时人们都赞赏他的仁义。
    赵骅因为曾经被叛军俘虏,后被贬为晋江(今福建晋江市)尉。
    

    很久之后,赵骅被召回朝廷,拜为左补阙。后来又多次升迁,直到官任尚书省比部员外郎(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副司长)。
    唐德宗建中初年,赵晔升任秘书少监,成秘书省的负责人,掌管古今图籍、国史实录、天文历数等。
    赵骅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善写文章,《唐摭言》称他"才美行纯"。
    他为人敦厚,交友行义,从不因为环境恶劣而辱没操守。
    他和殷寅、颜真卿、柳芳、陆据、萧颖士、李华、邵轸善交好,当时人称他们“殷颜柳陆,李萧邵赵”,称赞他们彼此成全的友谊。
    赵骅虽然位居尚书郎,却缺衣少食,俸禄微薄,以致于孩子们出行都只能步行,人们都盛赞他。
    建中四年 (783年) 冬,“泾原兵变”爆发,赵骅逃匿到山谷,不久后就病逝。追赠为华州刺史。
    父子一日并命,传为一时佳话
    唐代宗大历年间,赵宗儒荣登进士第。最初获授弘文馆的校书郎。
    一年后,他在"书判"科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补任陆浑县(今河南嵩县一带)的主簿。这是典型的文官,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
    几个月后,他被拜为右拾遗,充任翰林学士。
    赵宗儒被任命为翰林学士时,他的父亲赵骅恰好升任秘书少监。唐德宗为表示对他们父子的宠遇,在同日下达二人的任命,一时传为佳话。
    

    建中四年,父亲病死后,赵宗儒为父服丧。期满后,获授司门员外郎、司勋员外郎。
    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宗儒主管考功事务,就是负责官员功绩考核的事宜。
    当时朝廷从唐肃宗至德年间之后,官员功绩考核都已失真实,内外官员一律都定为中上,朝堂官员功绩考核尤其混乱。
    等到赵宗儒上任,或升或贬都合理有据,恰如其分,一点也没有顾虑回避。
    右司郎中独孤良器、殿中侍御史杜伦,因为犯错被罢免,左丞裴郁、御史中丞卢佋被降考评等级为“中中”。考核后评入“中上”及以上的人,一共才五十人。
    德宗皇帝听闻后,对他非常赞赏,就任命为考功郎中。
    其后,赵宗儒为母服丧。期满后,获授吏部郎中。贞元十一年(795年),赵宗儒调任给事中。
    次年十月,他以实任官员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身份 (即宰相,会同中书省和门下省三品以上的官员,平核文件和事务),获赐紫金鱼袋的殊荣。
    过了两年,赵宗儒被罢免了宰相的职务,任太子右庶子。
    赵宗儒平素坚守道义,静居家中,除勤于"奉朝请"外,别无他求。德宗皇帝听说后,对他很是赞许。
    后来,赵宗儒又被升为吏部侍郎。
    德宗特意召见他,慰劳道:“听说你六年来闭门不出,所以才再次任用你。以前你曾与你的父亲同日接到任命,还记得吗?”
    赵宗儒俯身跪拜,涕泪交流。
    宫廷乐舞事件,被迫改换闲职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太上皇李诵(唐顺宗)驾崩,赵宗儒为其撰写哀册文,言辞很是凄惋。
    之后,赵宗儒被任为检校礼部尚书,这是皇帝下诏单批而非通过人事部门正式任命的“加官”。
    此外,赵宗儒判东都尚书省事,兼御史大夫。
    十一月,宗儒出任东都留守、畿汝都防御使。 又入朝任礼部、户部尚书,其后再次出任检校吏部尚书、荆南节度使。任内,他遣散了吃闲饭的两千兵卒。
    后来,他历任山南西道、河中二镇节度使,被拜为御史大夫,又改任吏部尚书。
    

    唐穆宗登基,诏命先朝所召用的贤才良士,交给相关部门考核。
    赵宗儒建议:“按照诏命前来的人,应该天子亲自过问。让有关部门去考核,不是国朝原有的制度,请皇上收回命令吧。”穆宗答应了。
    不久,赵宗儒被拜任检校右仆射,兼太常卿。
    当时,太常寺里有《五方狮子乐》,具备东、西、南、北、中五方的特色,除朝会及诸侯向朝廷进献时是不演奏的。
    然而穆宗喜欢声色娱乐,于是一个负责宫廷乐舞的宦官,就带着皇命到太常寺取《五方狮子乐》谱。
    赵宗儒不敢违抗皇命,就把这情况报告了宰相。
    但宰相认为,事情都由各部门分管,这事不该向他报告。赵宗儒忧愁恐惧得不能自已。宰相责备他怯懦不能担当大事,于是将其改换闲职,授太子少师。
    

    唐文宗太和初年,宗儒升为太子太傅。
    文宗皇帝召请他相见,询问治国之道,赵宗儒回答说:“尧、舜的教导,不过就是仁慈节俭罢了,希望陛下能持守此道。”文宗皇帝接受了他的建议。
    太和六年,赵宗儒被授任为司空(掌管水土及营建工程,三公之一),然后就交还了官职,退休了。
    10月18日,赵宗儒逝世,终年八十七岁。
    逝世后,赵宗儒又被追封为司徒,谥号是“昭”。《全唐诗》 及《全唐文》 分别录有他的作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