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建国后的刘伯承元帅为什么低调淡出?

http://www.newdu.com 2018-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新中国成立一年后,刘伯承在1950年11月建议并受命在南京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亲自担任院长兼政治委员。为了办好这所人民解放军第一个诸军兵种合成的高等学府,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亲自培训师资、撰写审定和翻译教材,常常是"三更灯火五更鸡",宵衣旰食,手不释卷。他通过在军事学院陆续创立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防化兵、情报等系,繁衍发展了我军诸军兵种齐全的指挥院校体系,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中高级军官。
    

    刘伯承的革命战功、军事理论、军事素养连国民党都承认,但建国后,刘伯承逐渐淡出了军队领导层。1954年起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1957年9月调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1959年任中央军委战略小组组长。
    虽然仍担任着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元帅等重要职务,但谁都看出来他已经离开了核心圈。
    

    文化大革命刘伯承虽然没倒但依然靠边站,但在政治上始终是清醒的。1967年底陈士榘曾经忐忑不安地找过刘伯承,将林彪询问北线设防任务,又详细询问了各个军区乃至一些要塞的工程兵建设。林彪特意嘱咐不要对其他人讲。但陈士榘是懂得军队纪律的,林彪虽然如日中天,可毕竟不是军委主席,这样的谈话是否符合军队的规矩,陈士榘感到有疑点。尤其那时林彪的宗派在军队内还是有“民愤”的,那么多元帅、大将、上将他不用,偏偏让黄永胜一个上将领着几个中将统领军队,难以服众。陈士榘把这件事最早对刘伯承说了,刘伯承经验非常丰富,他对陈士榘说:林彪不让你说可你对我说了,那就不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了,其实就是暗示陈士榘应该向有关领导汇报。随后,陈士榘向叶剑英、聂荣臻元帅做了汇报,从而免去了林彪倒台后被扣上曾经与林彪密谋的罪状。
    其实,至于刘伯承解放后的低调以及淡出,是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他个人的因素。如果自己不低调,后来不是被彻底整垮就是也要整别人。
    

    在历史上,刘伯承肯定是服从毛泽东、敬仰毛泽东的。但是在毛泽东没有成为全党公认的领袖前,有不同意见甚至反对过也是常事。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时,刘伯承任红军总参谋长,毛泽东已经在宁都会议被解职。这之前关于毛泽东的去留问题,宁都会议上曾发生唇枪舌剑的争辩。挺毛的有林彪、彭德怀等,他们坚决主张毛泽东仍留在前方协助指挥军事。而不同意毛泽东留下的有博古、张闻天、王稼祥等有留学或国际背景的“洋派”。刘伯承是站在博古、张闻天、王稼祥一边的,而且发表了批评毛泽东、彭德怀等“游击主义”战术的文章,指斥他们在战略上存在着不能打正规战、大兵团集群战的弱点。
    解放后,从担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起,刘伯承就有意识的不要往核心权力凑,尽可能低调,从后来的形势发展结果来看,这是一种大智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