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王士祯作品选集 王士祯逸事有哪些

http://www.newdu.com 2018-12-17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秦淮杂诗》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
    结绮临春尽已墟,琼枝璧月怨何如。
    惟余一片青溪水,犹傍南朝江令居。
    桃叶桃根最有情,琅琊风调旧知名。
    即看渡口花空发,更有何人打桨迎?
    三月秦淮新涨迟,千株杨柳尽垂丝。
    可怜一样西川种,不似灵和殿里时。
    
    集评:惠(惠栋,下同)注引《国雅》评云:讽此,便已想见张绪。
    潮落秦淮春复秋,莫愁好作石城游。
    年来愁与春潮满,不信湖名尚莫愁。
    集评:
    惠补注引《国雅》评云:眼前话,一时说不到,可称神品。此即六朝乐府也。
    伊(伊应鼎,下同)评:首句,言自秦淮以来,不知春秋几度,人代变迁。如潮起落,风景自不殊也;次句,是追想莫愁昔日尝游于此,而今不可见矣,对此茫茫,百端交集,故第三句云“年来愁与春潮满”也;末句,遂借莫愁湖三字,弄笔作姿,极流连低回之致,与前《山蚕词》“曾说蚕丛”二语相仿。此等句法,可开后人无限聪明,然不善学之,恐亦易落恶道也。
    青溪水木最清华,王谢乌衣六代夸。
    不奈更寻江总宅,寒烟已失段侯家。
    当年赐第有辉光,开国中山异姓王。
    莫问万春园旧事,朱门草没大功坊。
    新歌细字写冰纨,小部君王带笑看。
    千载秦淮呜咽水,不应仍恨孔都官(注)。
    (注)福王时,阮司马以吴绫作朱丝阑,书《燕子笺》诸剧进宫中。
    集评:
    伊评:此讥明末南京时事。明末阮大铖,与陈后主时之孔都官事正相仿,皆因便嬖荒淫亡国。但孔都官代远年湮,恨当少息,而阮司马近事可哀,故云不应仍恨古人也。
    旧院风流数顿杨,梨园往事泪沾裳。
    樽前白发谈天宝,零落人间脱十娘。
    傅寿清歌沙嫩箫,红牙紫玉夜相邀。
    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见青溪长板桥(注)。
    (注)《白门集》注:傅寿,字灵修,旧院妓,能弦索,喜登场演剧。沙,名宛在,字嫩儿。桃叶女郎,见《蝶香集》。
    新月高高夜漏分,枣花帘子水沉薰。
    石桥巷口诸年少,解唱当年《白练裙》(注)。
    (注)《白门集》注:《白练裙》,万历中休宁吴非熊,新城郑应尼嘲马湘兰作也。
    玉窗清晓拂多罗,处处凭栏更踏歌。
    尽日凝妆明镜里,水晶帘影映横波。
    集评:
    惠补注引《国雅》评云:艳极,亦静极。
    北里新词那易闻,欲乘秋水问湘君。
    传来好句《红鹦鹉》,今日青溪有范云(注)。
    (注)云,字双玉,有《红鹦鹉》诗最佳。
    十里清淮水蔚蓝,板桥斜日柳毵毵。
    栖鸦流水空萧瑟,不见题诗纪阿男(注)。
    (注)阿男《秋柳》句云:“栖鸦流水点秋光。”诗人伯紫之妹也。
    集评:
    伊评:此因纪阿男“栖鸦流水”之诗,睹景而怀其人也。一诗之妙处,只在“萧瑟”二字,通首俱是“萧瑟”二字之神。以此二字,传阿男之诗之神,即以此二字并传阿男之神也。
    总评:
    惠注:钝翁《白门诗集序》:“贻上再至白门,馆于布衣丁继之氏。丁故家秦淮,距邀笛步不数弓。贻上心喜,遂往来赋诗其间。丁年七十有八,为人少习声伎,与歙县潘景升,福清林茂之游最稔,数出入南曲中,及见马湘兰,沙宛在之属,故能为贻上缕述曲中遗事,娓娓不倦。贻上心益喜,辄掇拾其语入《秦淮杂诗》中,诗益流丽悱恻,可咏可诵。噫,亦异矣哉!”
    惠补注引《国雅》评云:唐人《水调》,《竹枝》等歌,悉从汉魏六朝乐府陶冶而出,故高者风神独绝,而古意内含,直可一唱三叹。米元章书不使一实笔,庶几得之。《秦淮杂诗》偶而游戏,已参上乘,一切叫噪之病尽除,有心者读之,如闻雍门之瑟矣。
    《真州绝句》
    (六首选一)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初春济南作》
    山郡逢春复乍晴,陂塘分出几泉清?
    郭边万户皆临水,雪后千峰半入城。
    《秋柳》
    (四首选—)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愁生陌上黄聪曲,梦远江南乌夜村。
    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高邮雨泊》
    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江上》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自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浣溪沙·红桥》
    其一
    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
    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
    其二
    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
    遥指平山山外路,断鸿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潮。
    《息斋夜宿即事怀故园》
    夜来微雨歇,河汉在西堂。萤火出深碧,池荷闻暗香。
    开窗邻竹树,高枕忆沧浪。此夕南枝鸟,无因到故乡。
    《蝶恋花·和漱玉词》
    凉夜沉沉花漏冻,欹枕无眠,渐觉荒鸡动。此际闲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
    忆共锦衾无半缝,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往事迢迢徒入梦,银筝断续连珠弄。
    《题秋江独钓图》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寄于淅川道子》
    西望商于地,风前木叶红。荒城三户在,官舍万山中。
    归路日犹远,故人今不同。淅江通汉水,心折武关东。
    扬州逸事
    顺治十七年(1660年),时年二十六岁,王渔洋赴任扬州府推官。其祖父王象晋曾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曾任扬州兵备副使。
    扬州任职五年,王渔洋写下很多诗词和游记。康熙元年(1662年),与张养重、邱象随、陈允衡、陈维崧等修禊红桥,王渔洋作《浣溪沙》,编有《红桥唱和集》。
    
    康熙三年(1664年)春,又与诸名士修禊红桥,赋《冶春绝句》。其中“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一首,唱和者甚众,一时形成“江楼齐唱冶春词”的盛况。
    据《扬州画舫录》记载:“贻上司理扬州,日与诸名士游宴,于是过广陵者多问红桥矣。”。
    秋柳诗社
    王士祯少年时居济南,以济南人自称,一生写有许多咏济南山水风光的诗作。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秋,王士祯与文友数人游览济南大明湖上。天气渐凉,湖岸垂柳,已是翠褪黄显。王士祯遂赋《秋柳》诗四首: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愁生陌上黄聪曲,梦远江南乌夜村。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浦里青荷中妇镜,江干黄竹女儿箱。空怜板渚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若过洛阳风景地,含情重问水丰坊。”
    “东风作絮糁春衣,太息萧条景物非。扶荔宫中花事尽,灵和殿里昔人希,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乌莫夜飞。往日风流问枚书,梁园回首素心违。”
    “桃根桃叶正相连,眺尽平芜欲化烟。秋色向人犹旖旎,春闺曾与致缠绵。新愁帝子悲今日,旧事公孙忆往年。记否青门珠络鼓,松柏相映夕阳边。”
    这四首《秋柳》诗,句句写柳,却通篇不见一个“柳”字,表现出诗人深厚的艺术提炼功底。
    王士祯时年二十四岁。此诗传开,大江南北一时应和者甚众,连顾炎武也由京抵济,作《赋得秋柳》唱和。由于各地众名家对《秋柳》诗的唱和,产生了享誉当时文坛的文社——“秋柳诗社”。
    
    如今,秋柳园早已湮没,但其遗址风光依旧,水光粼粼,荷红芙绿,岸柳披拂,明湖风光尽收眼底。秋柳园在济南的人文史上有着显著位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