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包拯刻在石碑上的名字为什么会被抹掉?只因因为百姓做了件事

http://www.newdu.com 2019-05-15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包拯的名字被刻在了题名记碑上, 却因为百姓做了件事,被抹掉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包青天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在当时社会,真正为百姓做事的官员真的很少,包拯就是其中一个。因此在传出包青天去世的噩耗时,上至朝廷,下至百姓,无一不为他感到惋惜的。但有一个怪象,在开封府题名记碑上,包拯的名字却已看不清了,这是为什么呢?
    
    开封府题名记碑现在被珍藏在开封博物馆,上面刻着183位开封知府的名字和任期,从这块碑的表面可以看出,包拯的名字已经被磨光了,大家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据说是因为包拯去世后,百姓的冤情不再有人理会,那些有冤无处申的人特别怀念包拯,便用手抚摸包拯的名字,再加上很多敬仰包拯的人也会有这样的动作,久而久之,包拯的名字就被磨光了。
    包拯清正廉明的程度是很多人无法比拟的,按照当时的诉讼制度,人们是不能直接到官署递状子,但是包拯却不按照这个规矩来,他认为别人传达的情况肯定有误,而且也不能阻止小吏徇私枉法,因此他都是打开官署的正门,让告状人当着他的面陈述事实的真相。
    
    包拯曾经到端州任职,端州的砚台是远近闻名的宝物,很多文人士大夫都想要一块端砚,但是直到包拯任期已满离去之时,他都没有拿一块端砚。包拯是一位清官,买不起端砚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任职期间难道没有人赠送端砚给他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但是他始终没有接受,可见其清廉程度。
    包拯不仅对自己的要求高,而且对自己的子孙后代也有相同的要求,64岁的包拯在枢密院视事时突然病倒,这一病他就再也没有起来了。临终之前,他把家人都叫到跟前进行了最后一次训话,大致意思是是说,子孙后代如果有做官的人,必须要与他一样清正廉明,如果因为贪赃枉法被革职的人,不允许回答老家,死了之后也不能葬入祖坟,如果不顺从他的话,就不是他的子孙。
    
    百姓对包拯的评价也很高,说贿赂不通的除了阎王就是包拯了。有了包拯的临终家训,他的子孙后代对此都非常重视,虽然为官之路最不到像包拯那样严峻刚正,但是相比很多官员已经算很不错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