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贾宝玉挨打后的情感世界

http://www.newdu.com 2020-04-08 “红楼梦学刊”微信公众 鲁国富 参加讨论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的一件大事,更是贾宝玉人生中的重大事件。然而对于这一事件,许多人却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其他人的反应上,宝玉作为被打者其反应反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男主人公,他的命运既和贾府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和他与黛钗的爱情走向紧密相联。《红楼梦》凡例中说,该书“又名《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第一回指出,该书“大旨谈情”,又指出空空道人曾将该书改名为《情僧录》。因此,要准确理解贾宝玉的人生轨迹,就不能不对贾宝玉情感世界的变化加以关注。宝玉挨打既是“政治事件”,也是“情感风波”。仔细研究宝玉挨打后对待宝钗黛玉的态度,不仅有利于我们很好地了解贾宝玉从爱博到情专直至最后“悬崖撒手”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对理解全书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宝玉挨打,宝钗是最早前来看望的,但二宝之间的互动,却仅限于亲情友情层面的交流,没有心灵的碰撞。这种浅层次的交流,在宝钗一进门的时候就有所表现:
    (宝钗)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又让坐。
    宝钗来看宝玉的时候,宝玉挨过打后刚安定下来,怎么可能好些?并且皮肉之伤,在打的时候虽然疼痛,但尚可忍受,倒是打过以后精神松懈下来,却是动挪触碰都痛不可忍。宝钗这时候问宝玉“可好些”,便是无心之问。宝玉回说“好了”,更是奇文。宝钗来前,宝玉正“略动一动,便咬着牙叫‘嗳哟’”,且“袭人看时,只见腿上半段青紫,都有四指宽的僵痕高了起来”,怎么宝钗一问,他就“好了”?可见宝玉亦是无心之答。宝钗的无心之问或是出于少女的矜持,或是亲友间的谈话都是这样开始的。宝玉的无心之答则是出于本意,他对宝钗并没有超越寻常亲友之外的特殊感情。
    也许有人会认为,见面时的寒暄,形式并不重要,它只是为后来的交流做的铺垫。然而,接下来的交流中,宝玉对宝钗虽说不上冷淡,却也并不合拍。
    首先,宝玉的思维和宝钗根本不在同一个频道上。宝钗来看宝玉,既是为了安慰,也是为了劝说。她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因为说得急,话有不妥,不觉就红了脸。宝钗的话,分明是要宝玉吸取教训,以后好好地按照当时的社会标准做事做人。然而宝玉所留意的,却是宝钗话中的“亲切稠密”,以及她“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的动人神态。宝钗所要表达的,是“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以及“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可是宝玉想的却是“我不过捱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可怜可敬。假若我一时竟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宝钗发出的信息是“戒”,宝玉接受的信息却是“密”。宝玉的胡思乱想,与宝钗的一番好心劝说,可谓是风马牛毫不相及。
    其次,宝玉和宝钗的交流都是侧面的、间接的。除了进门问候外,宝玉和宝钗之间没有直接对过话。宝玉被打,宝钗来看望,本来应该是他们二人之间的互动多一些。可是在这过程中,宝玉只在袭人扯上薛蟠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且这句话还是对袭人说的。他说“薛大哥哥从来不这样的,你们不可混猜度。”本来这句话他也可以直接对宝钗这样说:薛大哥哥从来不这样的,你别听他们混猜度。可是宝玉没有和宝钗直接交流,他让宝钗作为旁听者接受自己的用心。有意思的是,宝钗也是这样。在看望宝玉的时候,她的许多话虽然是说给宝玉听的,然而却是对着袭人说的。我们读他们的这一节对话,一个直观的感觉是宝玉和宝钗几乎没有对视过,他们彼此好像在有意识地回避着什么。
    宝玉说了“薛大哥哥从来不这样的,你们不可混猜度”后,宝钗对这句话有一个定性,即他“怕得罪了人”。怕得罪人的制止,和宝钗红了脸、娇羞怯怯地劝说,情感上明显不在同一个层次。所以尽管有不少读者认定宝钗的这次探望是 “妾有意”,却很少有人认为宝玉对宝钗也“郎有情”。这说明,相对于黛玉来说,宝玉对宝钗的感情确实是淡淡的,一般的。宝钗离开时,宝玉也没有什么不舍的表示。
    挨打后的第二天,袭人让宝玉请宝钗的大丫头莺儿替她打络子。莺儿来后,宝玉和莺儿聊得十分开心。但从宝玉和莺儿的对话来看,宝玉和莺儿并不亲近,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尽管莺儿来到贾府已经很长时间,宝玉却还不知道莺儿姓什么,几岁了,可见宝玉平时和莺儿接触不是太多。其二,在莺儿告诉他她的名字是宝姐姐给她改的之后,宝玉笑着对莺儿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我常常和袭人说,明儿不知那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子奴才两个呢。”这句话,脂砚斋评论说“是有心?是无心?”脂砚斋的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若将宝玉的这句话和他曾对紫娟说过的话对比着看,我们就更能品出它的不同意蕴来。第二十六回,宝玉到潇湘馆看望林黛玉,紫娟给他倒茶的时候,他曾经笑着对紫娟说道:“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无论是被打前还是被打后,宝玉和紫娟都曾有过多次对话。比较宝玉和莺儿、紫娟二人的不同言语,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宝玉对她们二人的态度是有很大区别的,对她们二人的用心也是明显不同的。对丫环的态度,折射出来的岂不就是对她们的主子的态度?
    在莺儿为宝玉打络子的时候,宝钗也到宝玉房间里来过。这次宝玉和宝钗聊得很开心:
    宝钗笑道:“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一句话提醒了宝玉,便拍手笑道:“倒是姐姐说得是,我就忘了。只是配个什么颜色才好?”宝钗道:“若用杂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眼,黑的又过暗。等我想个法儿:把那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络子,这才好看。”宝玉听说,喜之不尽,一叠声便叫袭人来取金线。
    宝玉的又是“拍手”,又是 “喜之不尽”,与前一天对宝钗的态度有很大的差别。究其原因,大约是因为宝钗这一次说的都是“顽笑”话,和仕途经济无关。宝玉的喜,不是因为和宝钗在一起,而是因为宝钗的话对了他的心思。然而,这个心思和爱情无关。
    可以看出,宝玉挨打后,尽管宝钗常来看他,但他和宝钗之间的交流都是普通的,一般的。宝钗的探望,没有在他的爱情海洋里激起一丝涟漪。
    从爱情角度来看,即使宝钗站在宝玉面前,宝玉对她也视之若无,也许这就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的初步体现。
    二、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宝钗从宝玉这里离去后,黛玉前来看望宝玉。宝黛相见的场面,和宝钗来访时相比,作者的描写明显不同:
    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就倒下。
    宝玉挨打后,对于黛玉来探,宝玉的反应非常特别。他先是“睁眼一看”,明显地有喜出望外的意思;然后是“欠起身来,向脸上细细一认”,“细细”二字,颇耐寻味;这还不够,再下来宝玉竟“还欲看”。这“一看”“一认”“还欲看”三个词语,把宝玉犹恐是梦的心态完美呈现。宝玉对黛玉的这种在意,岂是宝钗能够比得的?
    晏几道有首词《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词中有一句“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但晏几道的“犹恐相逢在梦中”,那是在分别了数年之后。而宝玉的“犹恐是梦”,却毫无缘由。他和黛玉几乎是天天相见,有时还一天相见数次,怎么自己挨了一次打,再见黛玉时就“犹恐是梦”了?并且这还不够,他还“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这似乎是把晏几道的“今宵剩把银釭照”作为剧本搬上了舞台。仔细阅读文本,我们就会知道,宝玉挨打和宝玉向黛玉诉肺腑是同一天的事。挨打前刚刚诉过肺腑,挨打后再相见,竟然要欠起身来,“向脸上细细地一认”,可见宝玉和黛玉二人已经不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而是一“刻”不见,如隔三秋了。
    这一次二宝相见,宝钗话多,宝玉话少。二玉相见,黛玉只有简单的一句,宝玉则是“滔滔不绝”。宝玉和黛玉的对话,不是情面上的敷衍,而是心灵深处情感的交流。且看他对黛玉说的话:
    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热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
    他先责备黛玉“你又做什么跑来”,担心余热未散,黛玉不小心会受热中暑。接着安慰黛玉“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其实不疼是不可能的,他连动一下身子都忍不住“嗳哟”,怎么可能不疼。他说不疼,明显是安慰黛玉。然后他说他的那个样儿,都是装出来的,这是哄骗黛玉。他哄骗黛玉,当然是要黛玉相信他真的不疼,目的是让黛玉不要为他担心,不要冒着暑气跑来看他。其实黛玉并未问他“可好些”或“疼不疼”,这些话都是他主动说的。他知道黛玉嘴上不问他疼不疼,心里却在疼着他的疼。
    宝钗看望宝玉时,宝玉听宝钗“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的话后曾想,自己挨打后他们露出的怜惜悲感之态,令人“可玩可观”。他们怜惜悲感自己,自己不仅不去感谢回报他们,反而觉得他们“可玩可观”,完全是一副志满意得的神态。他想“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在这里,宝玉想的是“他们”对“我”如何,关心的是她们心里是不是有“我”,说白了是只有感情上的索取。宝玉在宝钗面前,满满的“唯我”。而在黛玉面前,宝玉则只有感情上的付出,他的着眼点处处在黛玉身上,他不去关心黛玉心里是不是有他,他只关心黛玉的感受,完全是一种恋爱中的心态。
    黛玉见宝玉挨打,很担心,劝他“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了,长叹一声。这次宝黛见面,时间很短,说话也不多,宝玉却叹息了两次,第一次是“叹了一声”,第二次是“长叹一声”。常识告诉我们,叹息后说的话一般都是发自内心的。宝玉的两声叹息,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他和黛玉的话是交心的,是没有任何虚假搪塞成分的。
    宝钗看望宝玉,离开时是主动的,宝玉虽有话欲说,却没有挽留;黛玉看望宝玉,离开是因为凤姐的到来,是不得已的。她离开时,宝玉“一把拉住他”,既恋恋不舍,又无可奈何。
    在对待黛玉和宝钗的态度上,宝玉是厚此薄彼的。尽管他挨打后宝钗早早地来看望他,又给他送药,又给他劝慰,但他的心中只牵挂着林黛玉。在宝玉的心里,宝钗来了就来了,去了就去了,他对宝钗的来去毫不介意。对黛玉则不同。黛玉黄昏刚走,晚上他就想着打发人到黛玉那里去。在打发人去看黛玉的问题上,宝玉明显是有顾忌的,因为这样做之前,他先支走了袭人。支走袭人的做法说明他不想让袭人知道这件事,这大约是因为被打前,他曾误将袭人当做黛玉表错了情。为了看望黛玉,他不惜费心支走袭人,可见尽管和黛玉刚刚分开,他看望黛玉的愿望仍很强烈。他如此大费周章地打发人去黛玉那里有什么事情没有呢?竟然什么事也没有,既没有一句话,也不送取东西,他只想派个人到黛玉那里去亮一下相。也许在他的心中,他和黛玉是心有灵犀的。他认为只要他的贴身丫头在黛玉面前一出现,黛玉便会明白他对他的关心。
    宝玉送帕大约是《红楼梦》里内涵最深的笔墨。宝玉本未打算让晴雯到黛玉那里去说什么送什么,可晴雯认为白眉赤眼地跑去黛玉那里不像事儿,非得宝玉让她有理由搭讪。宝玉这才让她送去两块旧手帕。许多评家认为宝玉送帕的文章主要在一个“旧”字上,这应该说是有道理的。宝玉送帕看似漫不经心,实质大有深意。一来他的送帕是在“想了一想”后做出的选择,说明他的送帕确有奥妙。另外在晴雯担心因为送的是旧帕子黛玉会恼时,他信心满满地说“你放心,他自然知道。”证实他送旧帕确有说法。从黛玉收帕后的反应来看,他和黛玉确是腹心相照、声气相求的。宝玉送帕使宝黛感情有了一次质的提升,但他送帕的用意到底是什么,文本却没有具体说明,读者只得自己用心去体会。
    宝玉挨打的第二天,在莺儿为贾宝玉打络子的时候,邢夫人送了两样果子给宝玉,宝玉连忙让秋纹拿一半送与林黛玉。宝钗刚刚从他这里离开,他却没有想到要给她送一点点。宝玉感情世界里的亲疏向背,可见一斑。
    由此可见,“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岂止在黛玉逝后?在宝玉心上,何曾有一刻将黛玉放下?
    宝玉挨打时,尚未情悟,此时他还梦想得到众人的眼泪。然而真正为他一再流泪的,除了林妹妹,再没有其他人。至于宝钗,她至多对他肉体上的创伤表示一下心疼而已,她何曾在精神上给过他丝毫的安慰,因此宝玉的情感世界里只容得下林妹妹也就不足为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