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绍兴师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师爷这个词是到清代才出现的,在清朝,做师爷又称为入幕。之所以叫入幕,是因为师爷同幕府有很大的渊源。提起幕府,会有人说我知道,日本古代就是幕府制度。 此话不假,然而,幕府并非源于日本,本就是中国原创的东西。幕,原来的意思是军队的帐篷。府,就是政府的意思。幕府一词的出现于战国名将李牧有关,《史记》记载:"(李牧)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已便宜置吏,市租皆输于幕府"。可见幕府的出现是为了让将军在外打仗,方便处理事务而生。入幕就是有能力的知识分子投入到将军、幕主的麾下,帮助他处理各种事宜。 战国四君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皆有养士之风,门下养客数千。客就是门客,大多是知识分子,凭借自己的知识与才华为幕主排忧解难,解决难题。有个成语叫毛遂自荐,毛遂就是平原君的门客,毛遂之类的就是最古老的师爷。 后来就渐渐有了幕职官这样的职务,如汉唐之"参谋""记室",魏晋之"参军"以及宋明之"长史""主薄",工作内容类似于后世的师爷,师爷又称为"幕友""幕客""幕僚",由此可见师爷的渊源于幕府。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日知录》记载:今户部十三司,胥算皆绍兴人。绍兴籍师爷龚萼在《雪鸿轩尺牍》中说:"吾乡之业于斯(作幕)者不啻万家。"可见明代绍兴人入幕的规模与声势。 将幕僚称为"老爷",起自清代。而绍兴师爷入幕的历史深厚,渐渐的绍兴师爷这个名号在清代越叫越响,有了"无绍不成衙"的威名。 绍兴师爷的发展历程 发芽于明 绍兴这个地方文化源远流长,文风昌盛,人才辈出,越王勾践、汉代王充、魏晋谢安、王羲之、唐宋的贺知章、陆游都乃绍兴翘楚人物。 绍兴做过师爷的人物,最出名的莫过于明代俆渭徐文长。胡宗宪平倭寇、剿海寇、定江南的许多重要谋略就出自徐渭之手。 虽然在明代,象徐文长此类的名士入幕的情况极少。但也证明了绍兴人入幕,萌芽时期就在明代。 兴旺于清 绍兴师爷闻名天下是清代的事情,绍兴师爷能在清代开花结果,繁荣昌盛,首先是因为清代初期统治者重视人才的政策。 清太宗皇太极曾经语重心长的对满清的大臣、贵族说:"譬诸行道(就好像走路),吾等皆瞽(盲人)。今获一导者,吾安得不乐?"这意思就是说你们这群玩意都是瞎眼,好不容易遇到一个牵着你们手走路的人,我怎么能不高兴呢! 清代第一"绍兴师爷"沈文奎就出自明末清初时期,并且得到了皇太极的重视。沈文奎后来成为了清代的高官,担任过漕运总督、兵部尚书等重要的职位。 二月河所著历史小说《雍正大帝》曾经提到一个师爷身份的人物邬思道。邬思道虽然清史没有记载过,但在《清代野史》以及李岳瑞《春冰室野乘》记载过这样一个典故,邬思道为田文镜幕府,后因小事不和,邬思道翩然而去,后田文镜诸事不顺,无奈只好重新请回邬思道。雍正听闻此事,在田文镜奏折批到:"朕安。邬师爷安否?"从此绍兴师爷身份倍增,各地督抚大员纷纷效法田文镜。 于是在雍正、乾隆时代,形成了绍兴师爷的第一次高速发展时期。 其次,是因为清代的制度,决定着官员需要师爷来排忧解难。清代文字狱极为残酷,常因一字而灭家亡族。著名的文字狱事件就有张晋彦案、明史案、黄培诗案、南山案、朱方旦案等等,此等案件的发生防不胜防,奏折一字有误,大锅便迅雷而降。 金庸小说《鹿鼎记》开篇描述的就是一桩文字狱,乃历史著名的明史一案。虽然与历史原貌不完全一致,但可以看到其中的残酷。清代衙门没有专门处理文件的属官机构,为防不测,只能聘请擅长撰写文案的高手。 清代官员异地任职,孤身只影,身边需要这样一个自己人,替自己交往应酬,建立关系网,维护自己的地位与利益。清代书吏在历史上是出名的厉害,不仅越权控例,暗操政务,还偷懒耍奸,玩忽职守,甚至利用文档,私改档案,知法犯法,从中牟利。手段奇多,花样百出,上官一个不慎就会中其圈套而丢官罢职。雍正继位不久就连下十一道圣旨严查整顿书吏,其危害之大,可见一斑。 满族官员文化素质低下,难以独立处理公务,导致师爷盛行。 比如晚清军机大臣刚毅常年把上古著名人物皋陶(gāo yáo)读作(gāo táo),并经常简称为"陶大人"。军机大臣都这样了,下面的情况就可想而知。没办法, 请人吧。 满族官员如此,汉族官员也好不到哪去。汉族官员是一层层科举考下来的。当官之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当官之后,各种政事不通,人情世故不精,处于官场之中,更是离不开师爷的帮衬。 清代官场有谚语云:"无绍不成衙。"就反应了清代各级衙门遍布绍兴师爷的事实。 其三,形势发展的需要。时至晚清,太平天国兴起,西学东渐,外部势力扩张,洋务运动兴起,曾国藩、李鸿章新兴势力应运蓬勃而生。晚清政府需要新兴势力镇压太平天国,新兴势力需要各种专业的人才辅助,于是绍兴师爷纷涌而至,投入曾国藩、李鸿章等新兴势力账下。绍兴师爷的发展进入到了第二次高速发展时期。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的师爷是会稽县秋桐豫,两江总督曾国荃的师爷是会稽县章士杰,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师爷是会稽县马家鼎,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师爷是山阴县程埙。山阴县娄春藩更是先后做过李鸿章、袁世凯、端方的师爷。 绍兴师爷的兴旺就是在清代小说里也可见一斑,《儒林外史》中的牛布衣师爷是绍兴人;《官场现形记》中的何顺师爷也是绍兴人;《歧路灯》里的苏松亭、荀药阶和莫慎若,三个师爷都来自绍兴府。近代很多名人都出自绍兴师爷家庭,比如著名作家鲁迅,总理周恩来。 衰落于清末民初 清末,清朝统治者采取"融汉"政策,导致师爷进入第二个高速发展时期。随着时事的发展,清末开始废科举,办学堂,改革求变。新学堂培养了大量人才,达到了百万之众。这就极大的改变了师爷的就业环境,导致师爷这一群体迅速进入衰退期。再加上清末学习西法,在省州县建立各级专业司法机构,师爷的作用被削弱到了极点,师爷这一群体也就渐渐的泯灭了。 为什么绍兴师爷满天下? 首先,绍兴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造就了绍兴师爷。 绍兴位处大运河南端,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与丝绸之乡,水网密布,交通发达,人口稠密,经济繁荣。绍兴府下八县会稽、山阴、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县、新昌,用一句话形容绍兴府就是"三山六水一分田"。这些地域凡是可耕种的土地都开发殆尽。 地少人多让绍兴人另寻出路,做官经商做师爷,都是很正常的选择。而且绍兴教育程度高,读书人比比皆是,能成功走过科举这条独木桥的,少之又少。专业对口而又符合读书人理想的职业,师爷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佐治药言》说"士人不得从身出仕,而佐人为治,势非得已。"反应了官员需要幕僚,落地士人不得不为幕僚的社会现实。 其次、有兴旺发达的政治基础。 清代统治者为了,通过科举名额的限制于捐官的制度来控制汉人士子的力量过于强大。因此清代官员人数很少且行政能力不足,必须需要师爷的辅助。清代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也颁布的官员聘用师爷制度,这就为绍兴师爷的兴旺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其三、绍兴师爷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精神造就了绍兴师爷的大名。 绍兴师爷包括很多种:刑名师爷主办刑事、民事判牍的;奏折师爷专门起草呈皇上奏疏;钱谷师爷负责办理钱粮、税收、会计事项;书启师爷专管书信往来;挂号师爷负责批答文件;征比师爷负责考核征收田赋等。 各类师爷都必须有极强的专业素质。也因此大大减轻了其为官的负担。绍兴师爷入幕之前都进行过长时间的专业学习。如刑名师爷由于要需有专门的断案等业务才能,必须经过6~7年"学幕"的历练,否则不足以胜任。而绍兴师爷注重师徒相承,一般新学入幕者都要主动拜有名望人品好的名幕为师,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在几年的学徒生涯中耳濡目染接受了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教育。正是由于如此,绍兴师爷才成就了鼎鼎大名。 清代名幕汪辉祖擅长处理官场公务,汪辉祖家境贫寒,二十岁就开始幕僚(师爷)生活,他博览群书,专研政务,很快就显露手脚。乾隆中期,他受闽浙总督尹继善委托查办东南沿海各省发现使用"宽永钱 "一案,查明" 宽永钱"系日本钱币,由商船带入,非民间私铸,避免了一场冤案。汪辉祖为幕三十四年,擅长断案。后来还做了五年州县官,名声很好。 其四,绍兴有个很好的幕友圈子,若要去做师爷,能拜师学艺,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 绍兴人的亲情观念较重,多数利用亲人的关系教授与传授幕学知识。有许多幕学书籍在圈子里秘密流行,外圈人难得一见。如汪辉祖的《佐治药言》和《学治臆说》和王阴庭的《办案要略》和《刑钱必备》等,当时都是师徒相传或父子相传。有一个词叫做"学幕"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圈子里的人多为绍兴本地故友亲朋,学问私自相传,久而久之,绍兴师爷能人辈出,官员争相聘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