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是军事家还能诗善赋,曹操的这些诗句都有什么含义?

http://www.newdu.com 2020-06-12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曹操是一个著名的军事家及政治家,我们都知道他在军事及政治上有着巨大成就。其实,曹操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优秀的诗人。他满腹才华,曾写下无数优秀的诗作,令人震撼,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他有生之年,一直有伟大志向,并且为之奋斗着。在这期间,无数佳作如泉水而涌。今天我们要谈的就是他诗作中最经典的一篇,通篇都是经典名句,并且荡气回肠,尽显英雄气概。
    各位,你们知道是哪一首吗?
    提起曹操的诗作,我们脑海中马上就浮现出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一句在现代非常流行,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杜康”不再是最好的解忧方式。因此一些网友们也对此句进行了魔改“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其实,这些名句都出自于曹操的《短歌行》中。曹操知道,要想得天下,凭他一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揽尽人才”才能图谋霸业。为此,他写下了这首诗歌,目的是招揽天下之贤才。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首诗的全文。
    《短歌行》其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此作共有三十二句,每八句属一层,所以本诗共分为四层,其意各不同。
    我们先来看第一层,畅饮之时以歌助兴,时光匆匆,还有几多个春秋?人生仿佛就像是早晨的露水那般短暂,还没享受够世间的美好便遗憾离场了。
    时日不断逝去,无法挽回,而逝去的日子里又总是多苦难。歌声纵然慷慨激昂,但是我却丝毫无法忘却心中苦闷。怎样才能忘掉忧愁啊?大概也只有美酒了吧。
    从头到位,都注重突出一个“愁”字,人生苦短之愁,去日苦多之愁,连绵不绝的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看起来是教人及时行乐,但曹操是何人,他怎会这样消极的面对生活。
    图片:对酒当歌
    此诗的第二层意思主要在于“求贤”。“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意是写女子对情郎的念想。曹操借用典故,并且巧妙的换了主题,将此比作自己对贤才的思念。
    这里又多了一个忧愁,愁天下贤才无法为自己所用。“青矜”指代的是当时的贤才,为了这些人,曹操终日“沉吟”,那他在沉吟着什么呢?天下贤才那么多,为何不主动投奔于我?
    可见,曹操的心思已经被“求贤”不得的忧愁给包裹住了。曹操的求贤之心是真切的,例如陈琳曾经给袁绍写过檄文,将曹操给骂得狗血淋头。但是曹操却并不在意,反倒赞叹陈琳的才华。
    第三层也非常有意思,先表露了自己的忧愁,然后再写自己的欢乐。天下贤才就像那天上的明月,何时才能到达我的阵营?为此我寝食难安,终日忧愁。
    随后写乐,若是贤士前来,必然设宴款待,把酒言欢共谋大事!这里曹操反复多次的写自己对于“贤才”的渴望,其实就是为了深化主题,加强情感。让那些贤才之士看到他的真诚。
    图片:庞统追随刘备剧照
    最后一层,月光明亮星光暗淡的夜色中,一群乌鸦向南而飞,围绕着树木绕了几圈,却没有找到可栖身的地方。
    其实说的是那些贤才们不要在选择张望了,在这建功立业的时代应该跟随他的阵营,他这里能够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
    高山不会厌烦自己的挺拔,大海也不会厌烦自己的深度,周公为了待客能吐掉口中饭食,我也能做到周公那般礼贤下士。这里曹操自比周公,还是希望天下才俊能够追随于他。
    

    图片:曹操渴望贤才剧照
    曹操是公认的政治家,擅长谋断之事。同时,他对诗词也非常喜好,颇有研究,并且留有多首著作。这首《短歌行》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通常来说招募贤才志士都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但是曹操通过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化庄严为恳切,更能博得有才之士的认可和赞同。所以说,曹操有那么多能人相助,不是没有理由的!
    此外,我们也能见得诗词的重要性,不仅能够陶冶自己的情操,更能在招贤纳士中一展才情,吸纳更多的人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