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赵匡胤登基后是如何对待“前朝余孽”的呢?

http://www.newdu.com 2020-07-27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宋太祖赵匡胤于建隆三年(962)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平时用销金黄幔遮蔽,门钥封闭甚严。太祖命令有关部门,唯太庙四季祭祀和新天子即位时方可启封,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届时只有一名不识字的小黄门跟随,其余皆远立庭中,不敢仰视。天子行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然后再拜而出,群臣及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
    

    北宋的各代皇帝"皆踵故事,岁时伏谒,恭读如仪,不敢泄漏"。直到靖康之变,金人将祭祀礼器席卷而去,太庙之门洞开,人们方得看到此碑。誓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上刻誓词三行:
    柴氏(周世宗)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勒石三戒”。
    “勒石三戒”的第一条的意思就是保全柴氏子孙,不得因有罪而加刑。赵匡胤为何要写下这一条且列为第一条呢?
    赵匡胤年轻时打仗是有勇有谋,但更离不开周世宗柴荣的赏识、提拔。当年高平之战、淮南之战,显德六年北伐,一系列战役使赵匡胤的地位不断提升,周世宗柴荣充分信任他授予兵权。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看到“点检做天子”的木牌,周世宗仍任命赵匡胤为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可以说是高度信任了。可以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辜负了周世宗的厚爱。
    

    保全柴氏子孙做到了吗?后周恭帝柴宗训被封为郑王,13年后,20岁,“发病”而亡。柴熙谨,在宋初不明不白死去;柴熙诲、柴熙让,《新五代史》说“不知其所终”。
    周世宗柴荣一生共有七名儿子,长子柴宗谊,次子柴宗诚,三子柴宗諴都是被后汉隐帝刘承佑所杀,被追封为越王、吴王、韩王。
    四子柴宗训即后来的周恭帝,赵匡胤称帝后,将其降为郑王,死的时候年仅20岁。
    五子柴熙让神秘失踪,无人知晓下落。
    六子柴熙谨北宋建国后第四年死去,年10岁。
    七子柴熙诲欧阳修修撰的《新五代史》上说其“不知所踪”。
    至此,周世宗柴荣的后代全部不得善终,七子全失。
    由此可见,赵匡胤“勒石三戒”的第一条就是废话,没什么实际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