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解缙被活活冻死真的只是因为一句话吗?真相是什么

http://www.newdu.com 2020-07-27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每当一提起解缙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说起明朝大臣解缙,用“才高八斗”这个成语似乎都不能褒奖其才华,原因是“太有才了!”
    “太有才”到什么地步?、
    史学上形容:自幼颖悟过人,文章写得好,书法更是一绝,同时,还编撰了《永乐大典》。
    
    官当得更是很大,官至内阁首辅,相当于今天的总理。
    这位解大学士,解首辅,在47岁时,却被埋人雪堆冻死,从此,结束了一个传奇。
    洪武十二年,解缙参加了江西乡试,结果自然是名列榜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洪武二十一年,解缙赴京参加会试,结果被列为第七名。
    名列第七,这可不是解缙的真实水平,本来是名列第一的,因为所作文章过于气势磅礴,文笔过于犀利,无形中得罪了考官,考官认为论点过于尖锐,怕招惹是非,所以,有意将解缙往后排。
    仅就此事而论,这位考官还真是有先见之明,对解缙的人性只不过通过考卷这一瞥,就完全昭然若揭了。
    解缙的人性太过锋芒毕露,太过尖锐!
    人的命运总是在不经意间被设计。
    
    解缙的命运更是如此。
    因为有才,解缙参加会试后就官至翰林学士。
    翰林学士等同于现在的中央政策研究室,虽然没有实权,但是能跟朱元璋接触。
    朱元璋喜欢上了解缙,更是非常器重,对解缙说:“我和你道义上君臣,而从恩情上如同父子,你应当知无不言。”
    应该说,朱元璋此时的言辞绝非套话空话,说的是心里话。
    也就是这句话,加上解缙自己锋芒毕露的性格,把这位才高八斗的大学士送上了不归路。
    “知无不言”,真能知无不言吗?
    
    答案是否定的,永远不能,特别是家天下的朱家王朝。
    从此,解缙开始真正的“知无不言”,动辄“万言书”,还为被诛杀的大臣李善长伸冤,同时经常上书力陈朝廷大臣的错误。
    很多人对解缙怀恨在心,连“情同父子”的朱元璋也认为解缙缺乏涵养,必须修身养性,闭门思过,否则会成为众大臣众矢之的。
    此时的解缙,已经完全丧失了清醒。
    解缙,完全不懂辩证法,或者是被朱元璋的“情同父子”完全蒙蔽了眼睛。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浅显易懂的道理。
    解缙不懂得厚黑,更不懂得中庸。
    朱元璋的君臣圈不只是解缙一个人,还有众多皇子,还有众多大臣,即使是皇帝,他也要玩好平衡术。
    但是朱元璋对解缙是真心爱惜,让解缙会老家修身养性了八年。
    八年,时间足够长,完全能让解缙藏起锋芒,夹起尾巴做人。
    但是,八年的修心养性对解缙似乎并不起作用。
    解缙复出了,又成了明成祖朱棣的大红人。无疑,解缙又向不归路跨了一步。
    朱棣无疑也是爱才之人,给了解缙最大的信任,在此期间,解缙主编了《永乐大典》。
    解缙又开始变得犀利,特别是朱棣在两个儿子朱高炽和朱高煦继承人的选择上,解缙又一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解缙力挺朱高煦为太子。
    
    事实上是:虽然朱棣立皇长子朱高煦为太子,但是很不满意太子的表现,更看重朱高煦的能力。
    朱棣这些心理上微妙变化,不是解缙所能捕捉到的。
    最后,朱棣把家庭内部纷争的责任加在解缙头上。
    解缙被定性为:离间骨肉亲情。
    看看吧!解缙的直言直语,得罪了朱高煦,更得罪了朱棣。
    永乐十三年,锦衣卫头子纪纲用酒将解缙灌醉,然后拖到积雪中埋起来,解缙被冻死。
    此时,解缙死时年仅47岁,家中财产被抄没,妻儿宗族被流放到辽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