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体恤民间疾苦的朱高炽,为何在位时间却那么短?

http://www.newdu.com 2020-07-28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为了稳定北疆,朱棣先后五次远征蒙古。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遗命把帝位传给皇太子朱高炽。朱高炽47岁当上了明朝的第四位皇帝,改元洪熙。
    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洪武二十八年,他由祖父朱元璋亲自册立为燕世子,定为燕王朱棣的接班人。
    

    那时诸王大多数都到藩国去了,有些晚辈却仍留京中。朱元璋把这些孙子留在身边,就是想教育他们将来怎样做藩国的领袖。朱高炽文笔华美,诸王世子中无人与之相比。朱元璋时常让他帮助自己批阅奏章。而朱高炽选批最多的是那些关于百姓生活,特别是各地上报灾情的奏疏,他总是立即让爷爷过目,朱元璋曾不解地问他怎么你选的尽是些上报灾情的奏文?
    
    朱高炽答:“孙儿觉得民以食为天。现下有的地方闹灾,民不聊生,乃是最大!”
    朱元璋点点头,又问:“尧在位时闹了七年大早,百姓又靠什么活下来呢?”
    朱高炽说:“靠的是尧、汤圣人有恤民的政策。”
    朱元璋听后大喜:“你这孩子虽然生长在深宫,却关心民间疾苦,很好!”
    朱元璋是农民起义领袖出身,懂得民间疾苦,实行了一些较开明的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国库颇为殷实,百姓休养生息。但朱棣好大喜功,频繁地进行大规模征战,加之建都北京、疏浚运河等浩大工程,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朱高炽登基当天第一道命令就是追回第七次下西洋的郑和远洋船队,召回在交趾采办珍珠的中使和在西域买马的官员、
    可惜这位雄心勃勃心强国富民的皇帝,在位短短十个月就因病去世。朱高炽死后谥庙号为“仁宗”,葬于献陵。把朱高炽称为“仁宗”,这“仁”字用得倒也确切。对于一个封建帝王来说,像他那样关心百姓疾苦的实在为数不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