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唐高宗李治是真的被低估了吗?他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http://www.newdu.com 2020-08-17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唐高宗李治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在中国历史上被严重低估的帝王,是唐高宗李治。他的父亲,是流传千古的一代明君李世民。他的妻子,是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皇武则天。相比之下,他的形象暗淡无光。士官们讥讽他昏懦无能,民间百姓评价他是典型的“妻管严”。
    但其实他的一生励精图治,文治武功,成就辉煌。
    李治共在位34年,是唐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
    一、对内,他是个仁慈的君主。
    
    当年继位之初,李治下令停止了太宗末年的辽东战役和大兴土木,减少了百姓的压力,缓和了社会矛盾。百姓安居乐业,人口也迅速增长,历史上将这个时期称为“永徽之治”。
    李治在位期间还完善了科举制度,明确士人可以“自举”、“自进”参加考试,而不必由官府举荐。进一步打破了魏晋以来门阀贵族把持朝堂的局面,很多普普通通的平民子弟通过科举走上了仕途。
    他在位期间任用的41位宰相中,有13位是科举出身。而在唐太宗时代,仅有1位宰相是科举出身。自此以后,科举逐渐代替举荐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渠道。
    李治非常重视法律建设,他下令编修《唐律疏议》,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严谨的封建法典,对后世甚至整个东亚影响深远,意义非凡。
    这一时期的政治非常清明,官员执法也相对公正,百姓也多安分守己。
    史书上有记载,有一年,大理寺卿唐临汇报,
    监狱中在押的犯人只有五十多个,而且只有两人需要判死刑
    。犯罪率之低,在历朝历代来说,可称为奇迹。
    二、对外,李治却是个铁血的帝王。
    在他刚刚继位时,他迫于无奈停止对高丽的征讨,但这份耻辱却从未忘记。
    等到国力渐渐恢复后,李治借新罗求援的机会,派兵攻打高句丽和百济。
    
    后来彻底灭亡了高句丽,一雪唐太宗几次征伐无功而返的耻辱。
    他还派程知节攻打西突厥,再派苏定方灭了西突厥,一举稳定了西域。
    在他的统治下,唐朝版图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是唐朝以来最为广大的疆域。
    这位皇帝,内则政治清明,外则战功赫赫。
    公元666年,李治率领百官到泰山封禅。在封建时代,这是一个皇帝所能拥有的至高荣誉。
    然而取得如此成就的李治,却被司马光评价为“昏懦”,被《新唐书》称为“溺爱枕席”、“毒流天下”。
    而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重用武则天,挑战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
    生前,李治与武则天同时上朝,处理政务,被当时的臣民并称为“二圣”。
    死前,李治嘱托儿子将处理不了的大事交给武则天处理,直接导致武则天实力壮大,改朝换代。
    为杜绝此类事情重演,后世史官不遗余力地夸大武则天的野心,贬低李治。
    然而客观来讲,李治倚重武则天,是他能做出的最好选择。李治身体病弱,承受不了繁杂的政务,必须找人来分担。如果重用某个大臣,有可能培养出权臣,威胁到皇帝的权力。
    然而重用武则天却没有这个隐患。因为他们两人是夫妻,根本利益一致。他留下遗命,让武则天参与政务,更是经过相当仔细的考量。
    李治的儿子李显生性软弱,执政能力有限。而武则天却才干过人,又是李显的亲生母亲,必定会全心全意帮助李显。
    在李治的计划里,武则天已经六十多岁,即使野心再大,身体也支持不了几年。待她身体衰弱后,李显已经足够成熟,可以做个合格皇帝。
    只是他低估了武则天的野心和寿命。武则天居然活到了八十多岁,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并一度考虑将皇位传给武氏。
    
    幸而最终,天下又回到了李唐王室名下。武则天也放弃帝号,以皇后的身份与李治合葬。
    这对传奇夫妇的一生功过,百年辉煌,都化作尘土。只留下乾陵上有字和无字两块石碑,任世人评说。#唐高宗#武则天#李世民收藏
    这一时期的政治非常清明,官员执法也相对公正,百姓也多安分守己。
    史书上有记载,有一年,大理寺卿唐临汇报,
    监狱中在押的犯人只有五十多个,而且只有两人需要判死刑
    。犯罪率之低,在历朝历代来说,可称为奇迹。
    二、对外,李治却是个铁血的帝王。
    在他刚刚继位时,他迫于无奈停止对高丽的征讨,但这份耻辱却从未忘记。
    等到国力渐渐恢复后,李治借新罗求援的机会,派兵攻打高句丽和百济。
    后来彻底灭亡了高句丽,一雪唐太宗几次征伐无功而返的耻辱。
    他还派程知节攻打西突厥,再派苏定方灭了西突厥,一举稳定了西域。
    在他的统治下,唐朝版图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是唐朝以来最为广大的疆域。
    这位皇帝,内则政治清明,外则战功赫赫。
    公元666年,李治率领百官到泰山封禅。在封建时代,这是一个皇帝所能拥有的至高荣誉。
    然而取得如此成就的李治,却被司马光评价为“昏懦”,被《新唐书》称为“溺爱枕席”、“毒流天下”。
    
    而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重用武则天,挑战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
    生前,李治与武则天同时上朝,处理政务,被当时的臣民并称为“二圣”。
    死前,李治嘱托儿子将处理不了的大事交给武则天处理,直接导致武则天实力壮大,改朝换代。
    为杜绝此类事情重演,后世史官不遗余力地夸大武则天的野心,贬低李治。
    然而客观来讲,李治倚重武则天,是他能做出的最好选择。李治身体病弱,承受不了繁杂的政务,必须找人来分担。如果重用某个大臣,有可能培养出权臣,威胁到皇帝的权力。
    然而重用武则天却没有这个隐患。因为他们两人是夫妻,根本利益一致。他留下遗命,让武则天参与政务,更是经过相当仔细的考量。
    李治的儿子李显生性软弱,执政能力有限。而武则天却才干过人,又是李显的亲生母亲,必定会全心全意帮助李显。
    在李治的计划里,武则天已经六十多岁,即使野心再大,身体也支持不了几年。待她身体衰弱后,李显已经足够成熟,可以做个合格皇帝。
    只是他低估了武则天的野心和寿命。武则天居然活到了八十多岁,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并一度考虑将皇位传给武氏。
    幸而最终,天下又回到了李唐王室名下。武则天也放弃帝号,以皇后的身份与李治合葬。
    这对传奇夫妇的一生功过,百年辉煌,都化作尘土。只留下乾陵上有字和无字两块石碑,任世人评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