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揭秘唐太宗皇后长孙氏传奇的一生

http://www.newdu.com 2020-08-2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长孙皇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要问历史上最逆天的女主设定是谁?
    我提名长孙皇后。
    妥妥滴上榜。
    几乎囊括了小说女主设定。
    

    01
    大唐女人很牛。
    比如,武则天。
    史上唯一正统女皇,14岁入宫,先跟太宗,赐号媚娘;后嫁高宗,加封天后。人家可是亲爷俩。及至高宗驾崩,开创武周,一步步登临皇权之顶,掌控朝政长达半个世纪。
    大唐女人很美。
    比如,杨玉环。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舞”,美到不可方物。
    本为玄宗儿媳,却被其纳入后宫,日夜笙歌。只可叹安史之乱,香消玉殒马嵬坡。
    大唐女人很浪。
    比如,高阳。
    身为公主,偏爱和尚,径将老公房遗爱的脑门,装点得春光灿烂绿油油。
    后来还要谋反,终坐罪自尽。
    大唐女人很毒。
    比如,韦皇后。
    且不说与武三思勾搭成奸,居然还要学习婆婆(武则天)好榜样。为上位做女皇,一包鼠毒强,送老公中宗归了西。
    大唐女人很贤惠。
    比如,长孙皇后。
    中国历史上有传可寻的皇后400多位中,长孙当之无愧是最受好评的一位。
    短短30余载芳华,却能千古留香。
    02
    熟悉的开端
    长孙氏,本名不详,小字观音婢,祖籍河南洛阳,源出鲜卑族。
    老爹长孙晟,就是曾一箭双雕,惊掉突厥可汗沙钵略下巴的那位牛掰齐国公。
    (多么熟悉的开端,然后开始遭难~)
    很不幸,就在长孙氏8岁那年,老爹去世;
    更不幸的是,同父异母的大哥长孙安业真够孙子的,翻脸无情,把妹妹和小妈渤海高氏轰出了门。
    但不幸中也有幸运,长孙氏的舅舅高士廉非常喜欢她这个小外甥女。
    怜爱之下,还促成了她与李世民的姻缘。
    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长孙氏凤冠霞帔,嫁与李世民为正妻。
    03
    缘分妙不可言,人生开始开挂
    是年,新娘刚满13岁,新郎方才15岁。
    别看小两口年纪尚轻,却懂恩爱,彼此扶携。
    见丈夫痴迷习武,长孙氏便取出老爹遗物,那柄射雕良弓送给了他,只喜得李世民通宵难寐。
    

    不久,在长孙氏所住房舍外,出现了一匹高头大马,鞍勒俱在,威风俊逸。
    高士廉也觉新奇,便请人给占卜一卦。
    那卦仙儿一通掐算,禁不住连声啧啧:
    “女处尊位,居于中正,这个小女子,将来贵不可言哇。”
    对此占卜之事,新旧唐书均有记载。
    而《新唐书》中更为直接,直言此乃“后妃之象”:
    后归宁,舅高士廉妾见大马二丈立后舍外,惧,占之,遇《坤》之《泰》。卜者曰:“……繇协《归妹》,妇人事也。女处尊位,履中而居顺,后妃象也。”
    果然,五年后,隋炀帝遭缢弑身亡,唐国公李渊趁机逼迫恭帝杨侑禅位,宣告大唐集团正式开张。
    李世民功劳显著,获封秦王。
    夫贵妻荣,长孙氏亦受册为秦王妃。
    放眼史上,在权位的魅惑下,手足相残者比比皆是,李渊的儿子们亦陷身其中。
    于是,血腥酷烈的玄武门事变上演了。
    04
    携手升级打怪,过命的战友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天色微明,李世民亲率王府八百将士,设伏玄武门。
    而激奋人心的是,以往通常默默站于丈夫身后的长孙氏,生死攸关之际,竟无比决绝地出现在了李世民身边。
    从身后到身畔,虽半步之距,却昭示了生死相随、不离不弃的夫妻之情之爱。
    《旧唐书·长孙皇后传》
    及难作,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成功狙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又逼老爹退居二线后,李世民即位称帝,册封长孙氏为皇后。
    05
    陪伴君临天下,展现凰后人设
    聪慧贤能,善良大气,通晓古今,有思想有主见有情趣...
    每逢朝政大事,李世民必征求媳妇意见。
    而长孙皇后总是谦虚推辞:“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
    “天下都是咱家的,政事也是家里事。说说呗媳妇。”
    架不住李世民一再恳求,长孙皇后才就一些大事做些提醒,也是点到为止。
    长孙皇后的兄长长孙无忌,跟李世民交情不浅,堪称铁杆大舅哥。
    在玄武门事变中,又誓死拥护和捍卫妹夫,表现非常抢眼。
    及至李世民坐稳龙椅,打算提拔大舅哥为相。
    而长孙皇后听说此事,竟一百个不同意:
    “妾既托身紫宫,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汉之吕、霍,可为切胥之戒,特愿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
    李世民不允。
    长孙皇后便私下告知大哥,要他麻溜地辞职。
    然而,长孙无忌偏偏不信这个邪。
    在妹妹去世后,长孙无忌出任左武侯大将军,领吏部尚书,并削尖了脑袋掺和立储政事,终遭许敬宗构陷,落了个削爵流放、自缢而死的悲惨下场。
    也许长孙皇后是这么想的:宦海无边,波诡云谲,连父子兄弟都能屠刀相向,你一个大舅哥又算老几?距离权力中心越远,脑瓜子在肩膀上就站得越稳当。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的一天,罢朝后,李世民黑着一张脸,气鼓鼓回了回宫。
    “这个乡巴佬真可恨。早晚有一天,我要弄死他。”
    “老公,骂谁呢?”长孙皇后问。
    “当然是魏征那老东西。”李世民哼道,“一张臭嘴,不分场合,就知道怼我。”
    长孙皇后听罢,默默退回内房。
    等再出来,已换上皇后朝服,且行起了参拜大礼。
    李世民见状,又惊又惑:“媳妇快起来,你这是干啥?”
    “妾闻主圣臣忠。因陛下圣明,魏征才敢直言。这是喜事,焉能不恭贺?”
    李世民听得一阵脸红,心道:还是俺媳妇会说话,有见识。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四》
    上尝罢朝,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后问为谁,上曰:“魏征每廷辱我。”后退,具朝服立于庭,上惊问其故。后曰:“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
    同样受惠于长孙皇后的,还有房玄龄。
    当时,房玄龄犯错,被李世民骂得狗血喷头,轰赶回了家。
    待到气消,长孙皇后劝道:
    “老房跟班陛下时间最长,为人谨慎,计谋也多。若无大错,希望陛下不要放弃他。”
    李世民觉得有理,不久之后,便再次起用房玄龄。
    《新唐书·长孙皇后》
    时玄龄小谴就第,后曰:“玄龄久事陛下,预奇计秘谋,非大故,愿勿置也。”
    

    《观世音经笺注》:“唐太宗长孙皇后,小字观音婢,是观音亦女身也。”
    长孙皇后小字观音婢,含义女观音菩萨。
    事实也是,其性情温厚,心地纯良,待嫔妃、宫女亦怜惜有加。
    一日,她陪李世民在后宫遛弯儿。
    见周遭诸多宫女,一个个老弱不齐,无精打采,便问她们几时进的宫?
    有的说,隋朝未灭,既已进宫。来时十一二,现今奔四零,从未受过宠幸。
    长孙皇后听罢,心中不忍,就对李世民说:“老公,你一人精力有限,那用得了这么多人侍候?幽禁深宫,实在清苦。不如放一些出去,让她们各寻好日子去吧。”
    李世民稍作思忖,点了头。
    随后挑出一点点年长宫女,放归民间。
    这一点点,是——3000人。
    众宫女逢见长孙皇后,如与活菩萨,一个个泪飞如雨,叩首谢恩。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长孙皇后避暑九成宫,身染重疾。
    见久治不愈,陪护床前的嫡长子李承乾心急如焚,意欲奏请老爹大赦天下,并度人入道。
    长孙皇后获知此事,坚决反对:
    “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赦者,国之大事;佛道者,示存异方之教耳,非惟政体靡弊,又是上所不为,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
    李世民听后,禁不住欷歔长叹,涕泪交流。
    细细品匝长孙皇后这段话,若非饱读诗书,颖悟睿智,又怎会有此等心胸?
    

    07
    必备“宠妻成魔”的老公
    作为女主,自然不能缺少一个宠妻成魔的老公。
    简单举几个例子:
    1.李世民共有35个孩子,有7个是长孙皇后所生,占了五分之一。
    在长孙去世后的13年里,李世民只有1个孩子出生,还过继给了李元吉。
    足见感情至深。
    2.长孙安业犯谋反罪,作为妹妹的长孙皇后,向李世民求情的理由是:“他早年对我不好,陛下要是杀了他,天下人会说我得势报复他”。
    不担心牵连自己,牵连家族,求情像撒娇,实锤一个宠妻狂魔。
    3.子凭母贵。
    犯下谋反大罪的皇子李祐,李世民毫不犹豫的赐死。而轮到了逼宫失败的李承乾,他却沉默了,仅仅被贬为庶人。
    意欲夺嫡的李泰也仅仅是从正一品降为从一品的郡王。
    还有李世民前脚发布政策——结婚不能铺张浪费,后脚因为长公主的嫁妆啪啪打脸。
    4.很多人奇怪,为什么长孙皇后不妒忌后宫,还会善待后宫?
    原因很简单,从记录里可寻一二。
    唐太宗的妃嫔,基本除了因为生育皇子而被记载一笔外,再无记录。
    对于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长孙皇后,这些无宠后宫,有什么值得妒忌的呢。
    5.长孙皇后临终前说:
    “妾之本宗,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则为幸矣。”
    难道她不担心人走茶凉?
    不想家族荣耀?
    必然是因为老公对她和她的家族实在太好了。
    6.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六月,36岁的长孙皇后崩逝于太极宫立政殿。
    太宗李世民悲恸不已,遵妻为“良佐”,营山为昭陵,并于苑中修筑层观,以便眺望,慰藉思妻之苦。
    有一次,李世民拉着魏征登上了层观。
    魏征说道:“臣老了,双眼昏眊,看不见呀。”
    “怎么没看见?那是昭陵啊。”李世民忙指给魏征看。
    “臣以为陛下看的是献陵(高祖李渊陵寝),原来是昭陵啊。”
    李世民听出来了,魏征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只顾及思念亡妻,而忘了父亲。
    《新唐书·魏征传》:
    文德皇后既葬,帝即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引徵同升,徵孰视曰:“臣眊昏,不能见。”帝指示之,徵曰:“此昭陵邪?”帝曰:“然。”徵曰:“臣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臣固见之。”帝泣,为毁观。
    也难怪,在以孝为先、夫不祭妻的时代,李世民如此张扬的思念亡妻,已严重违背礼教祖制。
    思之再三,李世民终下令拆掉层观,顷刻老泪纵横。
    李世民堪称英雄皇帝。
    虎牢关恶战,压力如崩,他没落泪;
    手足倾轧,陈尸玄武,也没落泪。
    可每每念及自己最爱的女人,却数度哽咽,甚至哭得稀里哗啦。
    08
    流芳百世
    在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唐律疏议》中,如是规定:
    “伉俪之道,义期同穴,一与之齐,终身不改。”
    少年结发,荣辱与共;情重如山,生死不弃。
    千百年来,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直都是官方(正史)和民间(野史)双重认证的恩爱夫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