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杨素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有隋一朝,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说,他是逆乱之源。 魏征说的更狠,据《隋书》: “专以智诈自立,不由仁义之道,阿谀时主,高下其心。营构离宫,陷君于奢侈:谋废冢嫡,致国于倾危。” 但,魏征在写给李密的墓志铭里,却称颂他是: “崖岸峻峙,天资宏亮,壁立千仞,直上万寻,嗣关西之孔子,追陕东之姬旦,深谋远鉴,独步当时”。 (不得不说,魏玄成公也是我辈中人啊,一笑。) 前后一对比,实在滑稽。 不论在评书演义还是正统史书里,此人都是以大白脸的奸臣形象出现。 民间也有很多传说和他有关。 破镜重圆,成人之美,红拂夜奔... 都在说这是个大气如山如海的人,非同一般。 他的名字叫杨素。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 01 公元572年,北周天和七年。 一年前,父亲在与北齐的交战中死难,但未受朝廷追封,他上书替父亲争名。 连续好几道奏章,把皇帝搞火了,要下令杀了这个多事的小子。 他高声道:“替无道昏君出力,该死!” 皇帝惊住了,免其死罪,追赠其父大将军,封他车骑将军。 并对他说:“以你的本事,好好做事,不怕没有富贵。” 他骄傲地说:“我不怕不富贵,只怕富贵来逼我。” 好大的气派。 这话算得上史上吹过最响的牛逼之一了吧,还是对着皇上说的。 02 杨素,出身弘农杨氏。 北周灭北齐战争,杨素屡立战功,名声显赫。 后,眼看杨坚(后来的隋文帝)掌握了后周的大权,杨素看明白风向,主动结交杨坚,替杨坚立下汗马功劳。 杨坚也知道他的本事,特别待见他。 581年二月,杨坚代后周建立大隋政权。 ![]() 杨素官拜上柱国、御史大夫,是权力中心人物。 他本也是一世的枭雄,只是碰上比他更厉害的杨坚,只能北面称臣。 一次喝醉了酒,和老婆郑氏吵嘴,杨素急火攻心,随口骂道:“老子要是做了皇帝,也绝对不让你这婆娘当皇后!” 《杨素传》:“我若作天子,卿定不堪为皇后。” 郑氏也火了,立即把他告发。免官。 当时长江以南还是陈国,分裂了近三百年的南北对峙,看来就要结束。 杨素给朝廷出了不少攻陈国的好主意。 杨坚重新启用了他:任信州总管,长江上游的隋军总司令。 ![]() 03 杨素在四川练水军,建造了各式战船。如“五牙”大舰船,有五层楼,高百余尺,装备长达五十尺的拍杆,容得下八百将士。 他下令把造船剩余的废料,沿江漂下,先在气势上镇住陈国人。 588年隋军发动灭陈之战,杨素大军在上游扫荡陈军,所向披靡。他的水军打败了江南陈国人引以为傲的水军,特别那种大拍杆,击碎十几艘陈国战船,从心理上粉碎了敌军斗志。 次年,下游隋军攻下南京,陈国灭亡,全国统一。 没多久,江南豪强再次叛乱,煽动民众,遍地狼烟又起。 杨素渡过长江,清剿叛军。 从镇江开始,一路连战连捷,打到浙江,最后追击余寇到福建泉州,只几个月,彻底平定了江南的叛乱。 开皇十九年(599),杨素调到北方,与几位大将一起,兵分三路,进攻中原北方的强敌突厥。 以前隋军与突厥交战,忌惮他们的骑兵,都是步兵、战车、骑兵交错与之交战。 杨素却摈弃这种战术,以骑兵对骑兵,大破突厥,名震敌胆。 后来隋炀帝杨广继位,杨素最后一次出手,干脆利索地消灭了杨广弟弟杨谅的叛乱。 04 这样一个名将,千古之下却以“奸臣”出名。 这在于杨素在政治上善于见风使舵,投机取巧。 在后周时投靠杨坚,非常成功,挤身大隋开国元勋行列。 后来建造仁寿宫一事,更说明杨素非常不一般的投机手段。 ![]() 开皇十三年(593),隋文帝令杨素监造仁寿宫。 杨素用残暴的手段督工,逼着工匠没日没夜地工作,人累死了就推进沟里埋掉,继续。 两年多工程完成,连绵几十里的建筑群,富丽堂皇,奢华无比。 听说花了很多钱,死了很多人,心里不高兴,亲自现场一看,这么宏伟壮观,这么奢侈浪费。 隋文帝大怒:“为了一个宫殿,杨素耗尽百姓力气,让我失尽民心啊!” 杨素怕了,急忙找孤独皇后。 隋文帝出了名的怕老婆,孤独皇后也参观了仁寿宫,道:“杨素看我们夫妻年纪大了,造了这个宫让我们颐养天年,是个大忠臣啊!” 风向一转,文帝表扬杨素做的好,赏钱百万,锦绢三千段。 早在平陈之战,杨素就看出晋王杨广不一样,有野心,俩人一拍即合,成为政治上的同盟。 废掉太子杨勇,杨广自己当上太子。这项成就,杨素出工又出力... 05 仁寿四年(604),隋文帝病危。 杨素坐镇宫中,与杨广互通消息,不料一个纰漏,信件落到文帝手上,发现他们早有勾结预谋,文帝又惊又怒。 当时孤独皇后已死,文帝才讨了几个小老婆,都是年轻美艳。 杨广进宫探病,太猴急,见了陈贵妃,动手动脚。 贵妃神色惊慌地回到文帝身边,说:“太子无礼!” 文帝气坏了:“孤独害了我哟!” 命令人去把杨勇叫来(要把杨广换了)。 杨素通知杨广,杨广立即带自己的心腹部队进宫,控制住局面,死党张衡把文帝边上的人全赶出去,自己值班。 当晚文帝去世(杨广弑父之说存疑)。 杨广继位,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隋炀帝。 ![]() 杨素的功劳,不言而喻。 接着又立即统兵平定杨谅之乱,回到京城,朝廷给他的荣誉无比高。几个儿子都封大官,赏赐的财物堆成山。 作为一个臣子,杨素到了极限。 06 杨素的本事这么大,皇帝都有点忌惮他。 杨广表面上给他恩宠无比,其实一直担心尾大不掉。 大业二年(606),六十三岁的杨素病重。 杨广派御医到府上替他看病,回来就问:“这个老头子会不会死?” 功高震主,杨素自己也十分清楚杨广对他的忌惮。 他知道,唯有死才能解除皇帝的疑虑和家族的灾难。 便不再吃药。 素寝疾,帝每令名医诊候,赐以上药,然密问医者,恒恐不死。素亦自知名位已极,不肯饵药,亦不将慎,谓弟约曰:“我岂须更活邪!” 据说,杨广在他死后曾说:“还好杨素死得快,不然早晚我会诛了他九族。” 结果杨素死了,也没能令九族幸免。 数年后,其子杨玄感在杨广背运之后,第一个冲上去,令全族都当了炮灰。 07 杨素政治投机,脏事儿没少干。 但说祸国奸臣?有隋一朝,军功无人可比。 被误解的忠臣吗?历经三朝,见证两次谋朝篡位,换了三次主君,还深入参与了一次,显然不是。 正反面,都被魏玄成说了。 开天眼也没啥意义。 大概,杨素就是个渣的只有能力的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