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左良玉手握八十万大军却没有救崇祯 左良玉为什么还能被称为忠臣

http://www.newdu.com 2020-09-28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很多人都不了解忠臣左良玉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领起义的农民大军向北京进攻。一路上势如破竹,明朝守卫北京的大部分将领不战而退。三月下旬,有守城的明朝“叛徒”,主动打开了城门,李自成攻入北京。
    
 

    《明史》载,“丁未,昧爽,内城陷。帝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
    左良玉初期在辽东守边,在孙承宗麾下与清军作战,颇有勇力。后来被调往内地镇压农民起义。左良玉骁勇善战,在镇压农民军的战斗中,屡立战功,步步高升;逐渐成为一个兵力雄厚的军阀。
    
 

    左良玉为人骄横跋扈,拥兵自重;对上司傲慢无礼。对总督熊文灿一点儿也看不起;对继任的总督杨嗣昌也阳奉阴违,不听调遣指挥。因为左良玉手握重兵,朝廷也拿他没办法。在与农民军作战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令左良玉自己也很纳闷。那就是:左良玉出战,逢张必胜,逢闯必败。左良玉曾经数次大败张献忠,连张献忠的妻妾军师都抓住了。穷途末路之际,无奈的张献忠派人送厚礼贿赂左良玉,劝他放自己一条生路,以便养寇自重。
    左良玉按兵不动,自然有他的考量。在笔者看来,原因有三。
    第一,左良玉所部,曾被李自成所部大败,兵力损耗十分严重。虽然当时他仍有八十万大军,但这里面的水分是很重的。人数虽多,质量却堪忧。不仅如此,从武昌赶往北京旅途遥远,到时将士们肯定精力不济。如果以这样的军队去抗敌,无疑胜算很低。
    
 

    第二,左良玉本人,身体在多次征战中留下许多暗伤和隐疾。这样的他没有心力去对抗李自成,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一击即中。
    第三,此时的大明朝已经大势已去,农民起义的势力已经很大了,又面临着关外的后金。如此“内忧外患”,实在是回天乏术。在没有100%的几率,打赢李自成的情况下,留在南方发展,为大明保住半壁江山,可能是当时最上策了,同时也能让自己价值最大化。
    在清军将要进犯北京之时,手握八十万大军的左良玉选择按兵不动也就说得通了。至于最后还被称为忠臣,实际上也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起义军对明朝的影响,即便明朝最后还是灭亡了,但其并不承担主要责任。你么怎么看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