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世民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很多人对高句丽政权并不熟悉,总是将高句丽和高丽混淆,因为从地盘上看两者有一定重合性,从时间维度上来说,二者相差不过二百五十年。 2015年公司组织我们去本溪五女山旅游,五女山上的高句丽王城,作为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是一个十分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遗址,但是可悲的是,我的同事都是开口闭口高句(ju)丽,或者高丽,很少有人知道是高句(gou)丽,当然,我们公司是卖猪饲料的,成天都跟猪打交道,不知道也正常。 实际上,不论是地盘上的维度,还是时间上的维度,都不足以证明二者的关系,尤其是相距二百五十年,还要扯上关系,那真是扯淡了。 高句丽是在公元669年被唐朝给灭掉,而高丽是在公元918年成立,只不过为了将自己的政权跟高句丽扯上点关系,因此才叫高丽。 以民族构成来说,高句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政权,包括扶余、契丹、鲜卑、新罗人、汉人,等到唐朝灭掉高句丽后,将高句丽人整体迁移到关内,与内地人融合在了一起,而高丽政权是朝鲜半岛的新罗人(可能与高句丽时的新罗人还不一样)建立的,跟高句丽除了名字有一点像,并没有什么关系。 打个比方,我国的女真族曾经建立了强大的政权,也就是金国,等到金国被灭后,经过元明两朝的统治,明末的女真虽然还叫女真,但是有可能不再是金国时女真的血统,甚至有说法是,女真南下后,西伯利亚的通古斯人占据了原来女真生活的地方,到明朝时期被称为女真。 等到努尔哈赤率领女真人建立了政权时,称后金,承接自金国,实则是为了给自己的政权“贴金”。 不要说后金统治者爱新觉罗与金国的统治者完颜氏没有血缘关系,就是女真族的构成上,也很不一样。 游牧民族之所以强大,不在于血统高贵,也不完全是游牧多骑兵可以碾压农耕政权的步兵,很大因素在于,游牧政权能够进行融合,形成一个游牧大联盟,不管是匈奴,还是鲜卑,亦或是蒙古和女真,都是表面上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实质上是由多个民族部落共同组成的。 高句丽虽然是一个农耕政权,但是却由于身处游牧民族包围当中,深受游牧文化影响,在民族构成上,不断扩充,从三国时期,逐渐发展,到公元六世纪的时候,兼并了诸多民族部落而形成在东北地区极为特殊的政权。 当然高句丽能够发展起来,实际上也是借了游牧民族南下的光,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化的民族大体上维持了北朝的统治,并且将视线放到了对南朝作战时期。 而高句丽正是在这一时期快速发展起来的,等到隋朝彻底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后,与日益强大的高句丽没有了缓冲地带,自然要爆发冲突。 隋炀帝和唐太宗都要全力攻打高句丽,按照唐太宗所说“高句丽不除,后世必为大患”。 从开疆拓土的角度来说,还是比较有先见之明的,在吸收了北朝的军事力量后,隋唐的军事实力可以说是达到了历代中央王朝之最,可以说,完全不虚高句丽。 实际上,在隋唐逐渐崛起的时候,高句丽由于内乱却走向衰落,当时在朝鲜半岛的百济和新罗联手对抗高句丽政权,严重拖垮了高句丽国力。 只不过隋炀帝好大喜功,在攻打高句丽的过程中,由于操之过急,结果在辽河流域被高句丽打败,后来由于隋朝内部叛乱,加上隋炀帝一直以来的苛政政策,导致隋朝最终崩盘。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自然也意识到高句丽对唐政权北方的威胁,因此也展开对高句丽的进攻。 当然,唐太宗吸取了隋炀帝的失败教训,采取以优势兵力骚扰作战,打击高句丽的经济基础,在高句丽腹地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最终使得高句丽军事实力下降,到唐高宗李治时,联合新罗最终击败高句丽。 讲述隋唐与高句丽政权战争的必然性,其实没有多大意思,在中国这块土地的历史上,最不缺乏的就是战争,隋炀帝和唐太宗都是好大喜功之人,在军事强盛时期必然对外扩张。 本文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够分清高句丽与高丽的区别,由于高句丽是唐朝与新罗联合所灭,使得新罗能够在朝鲜半岛站稳脚跟,此后,新罗将唐朝在朝鲜半岛的实力驱逐,唐朝当时陷入对吐蕃的战争,不得不默认了新罗在朝鲜地区的霸主地位。 新罗政权也成为朝鲜半岛上首次统一的政权,在新罗统治的一百年后,爆发大规模起义,在这些起义中,弓裔和甄萱两个军阀脱颖而出,分别打出了高句丽和百济的旗号(史称后高句丽和后百济),并且与原来的新罗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可以说,这个后高句丽和原来的高句丽是没有联系的,不过是托名而已,此后后高句丽政权中的军阀王建取代弓裔,定国号为高丽,也被称为王氏高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