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君荣) 为了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8月23—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在京召开。...
摘 要 :民国时代的“唯物史观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史学”是存在概念差别的,这种差别导源于“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差异,放大于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过程。而...
2018年7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了2018年度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的史学理论研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历...
摘要 :民国时期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由不全面到全面,由重唯物到讲辩证的过程。唯物史观传入中国后,以其对社会历史的强大解释力而受学界推崇,其经济考察和阶级分...
2018年12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理论与史学》编辑部主办的《理论与史学》刊物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当代中国研究所举行。研讨会由《...
在新中国 “前十七年”(1949—1966)中,史学界最引人关注的是围绕“五朵金花”及相关问题展开的深入、热烈讨论。所谓“五朵金花”,指的是当时史学界围绕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
提 要:在1959年“为曹操翻案”的讨论中,历史作用标准、阶级标准和历史主义观念等得以运用,这不仅丰富了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而且推动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其中,虽然...
胡适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久为所指责的,就是他提出的“全盘西化”论。 1935年,他撰写《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全集》4),谈到他在1929年《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引起巨大争...
提要: 中国人的历史意识具有某种程度的宗教性,这主要体现为对历史的敬畏,希望不朽于历史,和相信历史的公正,即敬畏性、不朽性、公正性。导致历史意识宗教性的原因,一方面...
古代学术笔记是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汇集了前人宝贵的治学成果和经验,张之洞称之为“读一切经史子集之羽翼”。记录和撰写学术笔记也是古代学人读书为学,脚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