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于沛,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包括史学界在内,全国各行各业都在总结40年来的发展变化。借此机会,我就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理论研究中带有趋势性的一些问题和大家作一个交流。 一、关于...
近年来,随着简帛的不断出土及简帛学整理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简帛学研究方法和理论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大量木简的丰富内涵也得到不断地研究与揭示。近日,记者围绕目前中国简...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张娓)幽州地区是隋唐两京(长安、洛阳)与东北地区人员往来和物资交换的重要通道。学界认为,“幽州学”研究是一种长时段的研究,上溯魏晋,中经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70年来,中国史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理论认识的深化、研究领域的开拓、学术成果的积累、专业队伍的壮大、国际影...
历史学是人类独有的理解生命、认识社会和探究世界的方式,是一门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学问。环境史作为一个崭新分支,积极回应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切,视域不再局限于人类社会...
内容提要: 2018年10月13-14日,主题为“新领域、新问题、新方法与历史学科的发展”的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学部2018年会在浙江大学举办。与会学者就当前中国史学在新的研究领...
【学术笔谈】 ■本期主持:郝春文(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本期主题:百年回望敦煌学 主持人语 从1909年算起,敦煌学已经走过了110年的历程。回顾敦煌学的学术发展史,在多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以下简称“国史”)是史学领域一个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重要学科。国史记录了我们国家的当代历史,并带有强化国家意识、维护国家尊严、弘扬国家主流文化等...
内容提要 :“丝绸之路”一词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1877年提出的,主要是指中国长安与中亚之间的交通往来路线。在中国国内正式出现“丝绸之路”的名称前,曾使用过“绸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