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 汉学是什么

    2017-09-06

    汉学的前世已很久远。从古罗马时代开始,那些寻找东方的旅行家们,曾经留下一些记载。尤其是旅行家们的“游记”,记录了他们心目中的中国的那些文字,被称为“旅游汉学”。到...

  • 别只是叙述他人之学说

    2017-09-06

    新文化运动时,人们注意到一个现象:当时许多“研究学术之叙述文字”不过是“叙述他人之主义”而已。1945年,顾颉刚有过一段评述:“一百年前,我们对于西洋的文化,望尘莫及;...

  • 孙中山早年从医经历的再发现

    2017-09-06

    转型职业革命家之前,青年孙逸仙先海外启蒙,再潜心习医,复悬壶澳门。每逢重大纪念日,后人隆重缅怀孙先生的民主革命先驱事迹,却往往忽视了他作为中国现代医学的先驱贡献,...

  • 东亚视野中的唐诗

    2017-09-06

    唐诗的编集起于唐代,主要是为了保存诗作;而后世搜辑、整理唐人诗集时,所进行的爬梳、补正和辨伪等工作,就进入了唐诗接受的范围。东亚各国自古至今,辑佚、编校唐人诗集者...

  • 乌蒙山回旋战:绝境之中闯生路

    2017-09-06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潘泽庆、李兵峰、马艺)在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中,发生了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战役战斗,既有付出鲜血和生命的残酷血战,也有用智慧和谋略赢得胜利的巧战。乌蒙山...

  • 名家话说丝绸之路

    2017-09-06

    目前,在“一带一路”的国策日益深入的情形下,很多读者都需要比较全面地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主要内涵。因此,现在急需一种既全面,又权威的丝路通论性著作...

  • 唯物史观引领文化自信

    2017-09-06

    文化自信决不是文化自满,更不是文化自恋或文化自闭,它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文化自信,是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自信,是经得起社会实践检验的自信 讨论文化自信的核心问题,在于...

  • 孙中山留在上海的身影和足迹

    2017-09-06

    武昌起义前,孙中山曾十余次来到黄浦江畔。1911年12月至1924年11月,他与上海结缘更深,在沪先后有过寓所三处,并以此为战斗阵地,开展了一系列重要活动。今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诞辰...

  • 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

    2017-09-06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是明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生于浙江余姚,卒于江西南安,葬于浙江山阴洪溪乡(今绍兴市柯...

  • 句读书目举要

    2017-09-06

    句读是古代读书人的基本语言技能,自古就不乏讨论古书句读的论著,比如清代学者武亿的《经读考异》和《句读叙述》。新文化运动以来,随着白话文的推广,新式标点也逐渐广泛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