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视角下的中国历史研究”线上研讨会海报 通讯员/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华夏 曾江 通讯员 杨萌)6月6日,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学...
【编者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研究中,逐渐开拓出了一个崭新而独特的领域——中国古代史学批评。从筚路蓝缕到收获硕果,瞿林东先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记者樊攀、罗鑫)记者9日从北京市怀柔区获悉,一块长55厘米、宽35厘米、厚10厘米的明代万历年间城工碑在明长城西大楼段被发现。 此块石碑为一位长城专职保护...
不久前,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山东大学教授杜泽逊收到一封信,内容是有关部门向他征求对古籍工作的建议。近些年,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校经处,江曦、李振...
【光明学术笔谈】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人类利用海洋、以海洋为纽带开辟的进行经贸交流与人文交往的海上通道。它以沿线海域港口城市为节点、海上航路为网络,编织成为承载东西方...
2018年11月末,我收到朋友转来的几张黑墨书写的摩崖题记图片。虽然图片不够清晰,但仍能辨认几个汉字和蒙古文,其中的蒙古文明显具有13—14世纪回鹘蒙古文书写特点。这对于早期文...
潘洪钢研究员的新著《清代八旗驻防族群的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是基于作者近三十年学术积累的一部精品力作。全书凡七十万字,正文分为八章,将驻防旗人的社会变迁...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为更好地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将‘...
【光明学术笔谈】 敦煌一名,较早见于《史记》《汉书》的记载,如《史记·大宛列传》中“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汉书·张骞传》中乌孙“昆莫父难兜靡本与大月氏俱在祁连、...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70年代以后,地下出土的古文字、古文献资料非常丰富。发现这些资料,对于研究古代的书、古代的思想、古代的历史、古代的文字、古代的字体,都有非常大的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