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形塑历史认知的进程中,理论和史料应当怎样关联互动,本是一个涵容广泛而相对抽象的问题,在1950年代关于“汉民族形成”的争论中,却成为一个形影不离的要素。那时所谓...
摘要:范文澜是20世纪50年代关于“汉民族形成”争论的主要当事人,他以《中庸》所说秦统一后“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来对应斯大林的民族四要素,从而提出秦汉以下的汉族是“...
【作者简介】姜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林建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 【本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 摘要:对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
【摘要】本文阐述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性质,及其目前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困难及解决方案。区域国别研究是大国的需要,在当前世界格局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尤其需要推...
今年八月一日,史学泰斗余英时教授以91岁高龄辞世后,其门生故旧在网络上发表了许多篇文章,颂扬余院士的学术成就和道德文章。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香港中文大学周保松教授写的...
我参与世界文化的比较工作计划时,有一个同时进行的工作,就是酝酿有关“国史”的观念,即中国历史的观念,或者中国文化发展的观念,这跟我最近出版的《万古江河》一书,有相...
我在《亚洲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批评余英时院士,很多学术界的朋友都觉得好奇:「你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教授,为什么要写文章批评我们的史学泰斗?」 激起我写这一系列论文的远...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历史研究在不同阶段所接受的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背景进行梳理,概要分析了在"现代化论”支配与"逆现代化现象”影响之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分析框架在中国历史...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1期P77—P78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摘自《史学理论研究》2021年4期,武雪彬摘 全球史、全球史观在国际史坛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与世界...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社会形态的具体表现形式可能千姿百态,但人类历史总能体现这样的规律:由原始共产制到私有制再到公有制,换言之,人类社会形态总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