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新文科”建设,促进人文与科技对话,2019年11月9—10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和生态文明研究院举办了以“生命的意义:从历史到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南开·中国史前沿论坛...
摘 要: 民国时期是中国学术从传统向近代急速转型的重要时期。在关于明代锦衣卫的研究上,民国时期的史学研究呈现了从传统叙事向近代分析、从赞颂帝制向反对帝制的转型过程。...
这本《唯有书香留岁痕》是继三卷侯仁之文集(即《历史地理学的视野》《北京城的生命印记》和《我从燕京大学来》)之后的第四卷,仍由侯先生女儿侯馥兴精心编辑。从内容上看,...
近代以来,天津经历了历史性变化。自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埠后,天津开始进入迅速发展期与新旧转型期。“津埠本通商口岸,垂四十年,习于洋情,商贾工作强半资商埠。”作为漕...
历史理论研究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唯一新建的研究所,旨在加强历史理论研究,下设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外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思潮、...
20世纪,敦煌文献中的籍帐、田制、赋役、契约等文书受到中外学界高度关注,以丰硕的成果有力推动了中国中古史研究。在敦煌文献总量基本固定的情况下,如何吸收既有成果,深化...
如果把1909年罗振玉等中国学者发表一系列敦煌遗书介绍与考订文章看作敦煌学的发端,敦煌学已经走过了110多年的历程。百余年间,敦煌学随着社会变革起起落落,有过沉寂也有过繁荣...
摘要: 王韬早年在上海墨海书馆谋生期间,虽然受洗入教,但其思想核心还是植根于儒学之中,其人生理想则是儒家的“三不朽”。随着晚清士人阶层整体性的膨胀与贫困化,“三不朽...
摘要: 天津南开大学自西南联大时期以后,历史学科呈现逐渐加强的趋向。1952年郑天挺到南大学主持历史学科建设,给南开史学的奋起带来跨越性的发展动力。次年杨翼骧的加入南开...
摘要: 白寿彝先生在自己长期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国历史等民族史研究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阐述,形成了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