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书的编撰自开始便是一种国家行为,天子“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礼记·玉藻》),史书编撰主要关注帝王将相和精英人物,注重政治事件,表现宏大叙事。受...
摘要: 汉唐时期朐山—郁洲滨海地域围绕东海庙、谢禄庙(石鹿山神庙)、海龙王庙等庙宇而展开的社会文化史,主要表现为地域社会内部在分化、对立与冲突中逐步统一,同时向外部...
内容提要:在中国史志发展史上,“史”与“志”历来关系密切,同时又有重大区别。在我国当今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方志学仍属于史学范畴。由于“作志必有所法《史记》《...
摘要: 近代早期英国著名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曾提出一个宏大的复兴科学计划。他的计划主要围绕两个中心主题,一个是对自然的认识,另一个是对人自身的认识。培根认为自然科学...
历史学 2019年,历史学界学者之间、学科之间热烈的焦点“对话”,展现了历史学繁荣的新时代内涵。 关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对于如何探寻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历史脉络,周雪光《寻找中...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学界一般将中国社会史的发端追溯到20世纪初梁启超提出的新史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史大论战基础上,中国社会史研究取得了第一批开创性成果。新...
【摘要】 “公报”起源于西方,脱胎于手抄新闻。它经历了从“公开”之报到“公办”之报的过程,一度成为现代报刊的泛称。19世纪的中国,“公”的观念开始流行,当时知识分子在...
摘要: 白寿彝先生在自己长期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国历史等民族史研究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阐述,形成了独到...
摘 要: 宋代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一个高峰期,无论是修史种类的多样化、修史制度的完善程度、修史机构的合理设置还是修史成就之高都超越前代。宋代社会氛围相对宽松,政治管...
在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历程中,专业性学术机构的作用不言而喻。其中以学院或科系为基础的大学,实为形塑近代中国史学学科体制、培养史学人才、建立史学研究规范最重要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