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 传统中国社会治理的三大智慧

    2017-09-06

    2014年10月13日,在中央政治局的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要治理好今天的...

  • 章清:近代新型传播媒介所催生的“思想界”

    2017-09-06

    近代“新型传播媒介”对历史的塑造,近些年已得到中外史家的高度重视。所谓“新型媒介”,不仅指印刷书刊,还包括影响信息传播的新事物及新技术。这些媒介的出现,既改变了近...

  • 国家公祭日,历史痛感中砥砺前行

    2017-09-06

    □高亚洲 岁寒之时,国家公祭之日,以国之名,追忆逝者,缅怀英灵。古城南京,穿越历史的沧桑,于千回百转中,体味一场亘古未有的仪式。13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在侵华日...

  • 日本专家井上久士:大屠杀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2017-09-06

    新华网东京12月12日电专访:南京大屠杀是不容否认的事实——访日本南京大屠杀问题研究专家井上久士 记者刘秀玲冯武勇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77周年。30年来始终致力于研究...

  • 李学峰:光绪末年袁世凯与奕劻的矛盾关系

    2017-09-06

    光绪三十三年,袁世凯应诏陈言,希望朝廷加速立宪,由于奕劻的阻挠,建议失效。光绪三十四年,奕劻具折弹劾袁世凯与张之洞,反对宣布开国会年限。袁世凯与奕劻虽然关系非同一...

  •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反映国家敬畏平民生命

    2017-09-06

    明天迎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公祭仪式 据新华社电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

  • “忘记屠杀,等于第二次屠杀”?《四十九日·祭》影评

    2017-09-06

    我们如何看待历史,对待罪恶?《四十九日·祭》的态度是:可以宽恕,绝不忘却。 这部史诗电视剧还原了1937年12月沦为人间地狱的南京,用46集的篇幅详尽重现这一段民族罹难史。 在...

  • 左双文:抗战后期国民政府的外交挫败

    2017-09-06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加入对日作战,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终于联为一体,国际形势的变化,应该说对中国最有利。然而,蒋介石国民政府在内忧外患还相当严重的情...

  • 南京大屠杀全人类的耻辱与伤痛

    2017-09-06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中国南京,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进行了长达40多天的血腥屠杀。30多万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被杀害。这场大屠杀的受害者...

  • [发言摘登]爱国与和平的力量 鞭策我们筑梦图强

    2017-09-06

    编者按:“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公祭日仪式的重要讲话,警醒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维护和平,筑梦图强。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