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应《历史教学》之邀,笔者完成了一篇访谈录:《兴趣和责任--专业研修的动力》,其中“责任”二字,稍有分量。委实如此。多年前我选择历史专业,而后徐徐走来,除了就业...
1715年日本颁布了正德新例,在限制中日长崎贸易数额的同时也规定了以信牌进行贸易的新方式。这种贸易方式的改变,在中日之间发生折冲构建和反映康熙朝中日关系的同时,也深深影...
努力开拓民间文书研究的新局面 陈支平 (厦门大学 人文学院历史系,福建 厦门 361005) 近二十年来,我国学界对于民间文书的搜集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新发现的民间契约文书不下十...
中国崛起是当今世界所发生的最伟大的事件之一。这一崛起与其说是物质财富的暴增,毋宁说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复兴。这一复兴在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的巨大意义已经引起全世...
近几年来,笔者主持国家清史工程有关清代中日关系史的研究项目,与课题组的成员一起,查阅了大量中日文档案及文献资料,力图发掘新资料,对有清一代中日关系史进行一些新的探...
在中国历史学界,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研究都是取得了突出成就的领域;而在这两个领域中,明清史又与近代史有着时段上的直接联系,因此,在研究主题上,应该具有相当的连贯性。...
清史研究、史学研究与政治的关系,这个问题,实系认识历史学同社会政治、社会制 度变化的关系,或者说某种互动关系,这是非常复杂的大题目,这里只是观察20世纪以 来清史研究的...
“新清史”作为一个学术派别或研究范式,其在学界产生的影响力度是难以估量的,其所主张的内亚、“满洲”特性或是族性等已不再是清史研究中的边缘问题,在经历过“新清史”的...
围绕清代后期中日关系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对其中一些问题的研究并不充分,如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期间中日两国交涉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日俄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无力...
2005年1月,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和中国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日学者清史研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与会的中日两国清史研究专家、学者就清史编纂互相交换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