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绣娘:乡村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研究(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9:11:49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 郝国强 刘景予 参加讨论
四、线上绣娘对于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启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公约》不仅仅明确了文化遗产的确认和存档保护,更强调了活态传承与弘扬振兴的重要性。“非遗化”的意义不是简单地保护文化的原生态,而是让传统文化主体在全球化的强势文化冲击裹挟之下,能够找回文化自信,从自在状态转向公众化和客体化,重构传统文化主体性。[26]其最终的目的是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非遗传承人和广大村民作为传统文化的主体,能够重新发现非遗文化的价值,将其转变成资源及生产资料,实现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重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在此过程之中,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互联网时代)是传统文化遇到的几大挑战。全球化、现代化不是西方强势主流文化的传播与同化,而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域的文化相互交融与互动,最终形成一个文化多样性的局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线上绣娘群体,他们是第一批同时掌握非遗刺绣传统文化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劳工,通过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等初步实现了侗绣的活态传承、组织与生产、线上教育与传承以及基于互联网场景的创新发展,对于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具有如下启示。 (一)借助网络场景的活态传承 侗族线上绣娘借助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及朋友圈的传播,在微信朋友圈场景中引发了传播和分享的现象,侗绣创新文创产品具有提升个人形象的功能,起到了“社交货币”[27]的作用。当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侗绣及周边文创产品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则借助网络场景的活态传承成为可能。类似嵌入网络场景中的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现象不断增加。2017年,苏绣、油纸伞、惠山泥人、口技以及四川巴中皮影戏等曾一度纷纷出现于腾讯手游《寻仙》中,引发媒体关注。在刺绣类非遗文化的网络传播中,苏绣走在前面,除了进入手游场景之外,与王者荣耀合作的作品《五军之印》也获得了广大年轻玩家的热烈追捧。苏绣在手游场景中的嵌入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参与和传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除了手游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网络场景的嵌入效果显著之外,还有一种微信表情包也是高频刚需的网络场景。例如,有一款“疆绣小妞”的表情包就颇受年轻人的欢迎,这款表情包就***各民族对中华刺绣这一共同技艺的传承、分享、交流进行设计,将***地方方言与非遗刺绣相结合,既展示了各民族刺绣的基本技法,又融合了各民族处世的民间智慧,同时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传播刺绣技艺。这些年轻人常常使用的手游、微信社交软件等高频刚需网络场景,如果能够嵌入更多非遗文化的元素,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则有利于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 (二)借助年轻人的代际传承 以90后和0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而80后、70后等则是互联网的“新移民”,相比之下,90后、00后在互联网上有更强的传播和分享欲望。借助互联网的传播效应来扩大传统非遗技艺的影响力,更多的是要考虑如何吸引90后、00后的注意力,从而实现年轻人的代际传承。三江绣娘是一个横跨50后到00后的群体,但线上绣娘则以90后为主,他们在利用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传播的过程中更加积极和主动,随着00后的成长,线上绣娘群体会不断壮大,利用互联网技术传播侗绣的能力也会更强。 (三)借助市场经济的创新传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很大程度上线上绣娘能否把握住市场的需求,能否在生产生活中进行传承与发展,是实现侗绣活态传承的关键。目前三江线上绣娘主要还是将侗绣的收入作为补充,但在不断开发设计围绕侗绣的周边文创产品不断被市场认可的将来,线上绣娘们或许可以将其作为主要经济来源。除了日常生活场景中服饰和传统侗绣,目前在文化创意类公司、设计师和绣娘共同努力下开发的侗绣文创产品正在不断拓展市场,手机包、车挂饰等侗绣创新产品开始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参考文献: [1]祁庆富.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 [2]孙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看传统体育的活态传承——以舞龙、龙舟和风筝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3]陈又林.从日本经验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2(3). [4]高小康.非遗活态传承的悖论:保存与发展[J].文化遗产,2016(5). [5]王二杰.城镇化进程中村落发展与非遗传承方式探讨——以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村落东弄村为例[J].人文天下,2015(23). [6]潘玉.非遗传承和美丽乡村建设共同发展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3(27). [7]方李莉.论“非遗”传承与当代社会的多样性发展——以景德镇传统手工艺复兴为例[J].民族艺术,2015(1). [8]丁智才.论传统村落非遗与新型城镇化——以南宁市缸瓦窑村香火龙为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1). [9]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3). [10]刘锡诚.传承与传承人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11]萧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方式的思考[J].文化遗产,2008(1). [12]安学斌.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13]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之忧[J].探索与争鸣,2007(7). [14][美]查尔斯·霍顿·库利,著,包凡一,译.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5]Moore G.Moore’s law[J].Electronics Magazine,1965(8). [16]Gilder G.Telecosm:The World after Bandwidth Abundance[M].New York:Free Press,2002. [17]Moffat J.Complexity Theory and Network Centric Warfare[M].Washington:Diane Publishing,2010. [18]邱林川.信息时代的世界工厂[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9][美]曼纽尔·卡斯特,著,郑波,译.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0][美]凯斯·R.桑斯坦,著,毕竞悦,译.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21][美]大卫·伊斯利,乔恩·克莱因伯格,著,李晓明,译.网络、群体与市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2]Granovetter M.Getting a Job:A Study of Contacts and Career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8. [23]Newman M E J.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plex Networks[J].Siam Review,2003(2). [24][日]界屋太一,著,金泰相,译.知识价值革命[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25][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6]高小康.非遗活态传承的悖论:保存与发展[J].文化遗产,2016(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