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记忆、认同与共生:兼论“爱国汞”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逻辑(2)


    四、结论与思考:记忆、认同与共生的文化考量
    民族文化多元并存、交相辉映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特征,在文化框架下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对文化单位多一些细节性的考量,充分尊重单一民族文化单位(倾向于历史性、学理性)与区位文化单位(倾向于共时性、实践性)在不同语境中的各自优势。“当代中国不仅代表着中华文明统一政治体的历史延续,也标示着这个海纳百川的古老文明正在现代语境下焕发出新的生机。”[15]可见现代语境对文化理解的重要性。当前,就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民族工作来看,解决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基准线,从民族地区区位文化渊源、传承及现代性发展来增强中华文化的聚合力,才能更好地与时代语境实现有效的对接。因此,必须努力挖掘民族地区区位文化资源,有效地从历史记忆的守护、文化认同的提升与文化共生体系的优化层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守护历史记忆,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文化资源宝库
    历史记忆是共同体得以形成与维持的重要纽带。守护历史记忆,一方面要关注历史记忆的激活与获取问题,一方面要思考历史记忆如何与新时代有效对接,进行现代性发展问题。心理学家巴特莱特认为,“记忆不只是‘痕迹’(traces)的重新兴奋,而是反复推敲的‘构念’(construction)”[16]译序3。从记忆的心理属性来看,历史记忆是现代人对历史事件的一种心理图构过程,因为涉及到要与现实情境进行现代性有效对接,往往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与反思性。而这种目的与反思总是指向于更高的政治文化认同。在民族的历史记忆讨论中,王明珂比较重视留下记忆的“当代情境”,认为“这是一个民族或族群根基性情感产生的基础”。[17]基于共同的情境性,小区域内共同居住的各民族更能从心理的微观层面共睹山河变迁、共担历史苦难、共探未知未来,等等。如此历史情境积淀之下的区位文化往往更好地保持与维护了这种民族情感的根基性。因此,必须守护好各民族及其在区位历史发展中的文化记忆,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得以繁衍生息的文化根基,也是中华民族在当今世界格局中不可捍卫的族情姿态。要充分运用好这些历史记忆所汇集而成的强大文化力量,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文化资源宝库,更好地为新时代多民族国家建设添翼助力。
    (二)增进文化认同,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形成的文化核心
    认同始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问题。认同源自于心理学,主要讨论心理归属问题。埃里克森认为:认同是个体在情感或信念上与他人或其他对象联结为一体的心理过程。[18]22~24认同不是凭空产生的,文化是认同得以发生的基本条件。文化认同从心理上表现为“个人对一个民族群体的文化特性的接纳”[19],这种心理接纳正是共同体得以长期维系的重要精神和文化资源。就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而言,文化认同是对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明的根本性肯定。“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20]252可见文化认同在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中的重要地位。而在实际运行中,加强具体文化的符号性表达,寻找更加符合现代性国家建构的象征性意义,这些都应该是文化建构与认同培育中必须重视的细节问题。弗朗西斯·福山认为创建民族认同是国家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并列举诸如非洲一些软弱国家之所以成为世界的副产品,症结在于这些国家获得独立之后没有努力铸造新的民族认同,“居民习惯于生活在一起,但没有共通的文化感与认同感”[21]294。今天,我们讨论多民族国家建设无疑绕不开福山所论述的文化认同逻辑。当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中,无疑是要以更具有冲击力的符号、象征及意义的文化建构体现出来,不断丰富文化认同的基本内容,增强文化的凝聚力,进一步巩固中华民族认同这一思想体系的文化核心。
    (三)促进文化共生,优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发展的文化生态
    “共生”(Symbiosis)一词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最早提出:“指由于生物生存的需要,它们之间必然按照一定的模式互相依存和互相作用,从而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22]10这一理论后来逐渐由生物学领域被广泛运用于其它学科的研究。就我国的民族政治学来讲,所讨论的“多元一体”民族格局实质上就是共生问题,正所谓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共生不仅仅局限于民族文化之间面向的并列式呈现与互动,共生的最高层次是超越具体的文化表现,实现与既有政治体系相统一的大文化生态体系。因此,共生实质上是兼顾文化层次之内与政治体系之外的排序与升华过程,是一套适宜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化价值体系。在共生文化生态的构建过程中,必须有效地尊重民族共同体自身的自然状态与现代性状态的二重性互构问题。在自然状态中,各民族依据自身条件有序发展,形成自在秩序,而现代化往往是击溃自然状态的杀手锏,各民族为了应对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与冲突,总会优化选择组成新的共同体。也就是说,现代化总是以复杂的新元素把民族共同体带到新秩序的重构中来,正如亨廷顿所说:“现代化不只是产生阶级意识,还带来了各种新的群体意识。”[23]38正是在不断的现代化过程中,单一的民族边界难免受到职业、地区、社团等组织单位的覆盖而逐渐被模糊化,以单一民族为单位的文化建构已难以满足新时代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客观事实。因此,把区域文化带入共生文化体系建设中来,实现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对接,这是应对现代化引发的社会结构及民族结构重组的需要,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遵循的客观事实。
    参考文献
    [1][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3]周大鸣.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4]关凯.基于文化的分析:族群认同从何而来[J].甘肃理论学刊,2013(1).
    [5]沈桂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国家认同的文化纽带[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6]平维彬,严庆.从文化族类观到国家民族观的嬗变——兼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来源[J].贵州民族研究,2017(4).
    [7]麻国庆.记忆的多层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J].民族研究,2017(6).
    [8]麻国庆.民族研究的新时代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
    [9][美]马克·I·利希巴赫,阿兰·S·朱克曼.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M].储建国,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0]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册[M].曹未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
    [11]黄秀蓉.明清时期武陵地区丹砂开发与族群关系变迁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
    [12] [苏]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 习近平谈爱国主义: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N/OL].(2018-09-30)[2019-09-04].http://www.qstheory.cn/zhuanqu/2018-09/30/c_1123504842.htm.
    [14]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
    [15]关凯.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一种新的文化政治理论[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5).
    [16][英]弗雷德里克·C·巴特莱特.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M].黎炜,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7]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J].历史研究,2001(5).
    [18] Erik H. Erikson. Identity:Youth and Crisis[M].New York:W. W. Norton&Company,1994.
    [19] Laroche M,Kim C,Hui MK,etal.Test of a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guistic acculturation and ethnic identification[J].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1998(3).
    [20]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21] [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M].毛俊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2] Aedoulas. Symbiotic Interac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3][美]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杨玉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注释
    1.相关文章详见:赵超,青觉,《象征的再生产: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文化路径》,载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范君,詹小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方略》,载于《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宫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载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2.相传在西周时(公元前1100~前771年),从巴方来了一个梵氏女子教土民在崖壁上用她带来的青铜之内的工具沿着丹脉敲凿取丹,久敲久凿而成洞穴。梵氏将凿得的丹砂献给武王,武王服之,不仅治好了心悸不宁的毛病,而且神清气爽,颜面红润,智慧超人,体力倍增,便敕封产丹之山为“大万寿山”,后来简称“万山”。参见《万山的名称来历》(http://www.wsxw.gov.cn/2017/0601/yichan20567.html,2017-06-01)。
    3.《溪蛮丛笑》里记载了“砂出万山之崖为最。仡佬以火攻取。”明嘉靖《思南府志》有详细记载:“蛮僚杂居,言语各异。”《寰宇记》:“今人交接之间,言语俱类中州。”“夷、佬渐被德化,俗效中华。”参见朱辅,《溪蛮丛笑》,转自《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4部·史部·地理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45页;钟添,《嘉靖思南府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7页。
    4.2008年万山遭遇特大雪凝灾害,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带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冒着严寒亲临万山察看灾情,看望慰问万山受灾群众,激励着万山人民战胜凝冻灾害和走出困境的决心和勇气。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贵州省专报件上作出重要批示,具体内容为:“铜仁市万山区2008年遭受特大凝冻灾害,这些年来在中央和省的支持下,万山干部群众奋力拼搏,实现了脱困目标,我感到十分欣慰。希望再接再厉,加大工作力度,用好扶持政策,加快推动转型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收入水平,为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