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两次入侵埋祸根:英国与阿根廷的200年恩怨

两次入侵埋下祸根   马岛大战加深仇恨
    英国与阿根廷恩怨200年
    温斯顿?丘吉尔说,冲突和战争是历史的标点。英国和阿根廷的恩怨史就是由一系列冲突贯穿而成的。近来,为争夺海洋油气资源,英阿两国的马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主权争议再度升温,这不禁让人想起28年前的马岛之战。其实,英阿冲突不止于此,它们的纠葛可追溯到200年前。
    两次入侵布宜诺斯艾利斯
    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期间,西班牙和法国结盟,对英开战。作为还击西班牙的手段之一,1806年,一支英国远征军入侵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拉普拉塔总督区,当时驻守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西班牙总督索伯雷蒙特多次向西班牙求援,但王室方面只给他输送少量毛瑟枪,要求他组织民兵抵抗。然而,索伯雷蒙特不信任当地人,这导致数量并不多的英国人于1806年6月攻占了布宜诺斯艾利斯。
    对于英国人的统治,一些民族意识强烈的当地城镇居民和土著人非常不满,而英国人施行的自由商业政策又严重侵犯了当地富商的传统利益。这时效力于西班牙海军的法籍军官利内尔组织起民兵部队进行反击,并得到当地人的广泛支持,英国人在一番抵抗之后投降。这场占领仅仅维持了46天。
    1807年,英国对布宜诺斯艾利斯策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英军统帅怀特洛克中将希望“彻底地一雪前耻”。7月,数千英军与当地民兵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内展开了激烈巷战。英国人显然低估了这群“乌合之众”的顽强,罗伯特?克罗福德等殖民扩张中的功勋将领都丧命于此。最终,在兵力折损过半的情况下,怀特洛克不得不以更加屈辱的方式和阿根廷人签订停战协定。有意思的是,连番对英作战激发了阿根廷人的民族独立意识,在驱逐英国人3年后,布宜诺斯艾利斯成立了一个独立于西班牙的政府。1816年,阿根廷正式独立。
    英国尽管承认阿根廷的独立,却不肯放弃在此地可能的权益。据称,马岛于1592年被英国航海家约翰?戴维斯最先发现,1764年,法国人占领了该岛,次年,英国以首先发现该岛为依据赶走了法国人。但由于当时法国将该岛所有权卖给了西班牙,英国直到1771年才从西班牙手中将其夺回。1829年,英政府通知阿根廷方面,宣称对马岛拥有主权。1833年,英国皇家海军军官约翰?温斯洛的旗舰“史诗女神”号在马岛的索莱达港登陆,驱逐了岛上的阿根廷驻军。对于该岛,英军参谋总部当时的意见是,它是一个“看不出什么战略意义的地方”。英军的占领引起阿根廷的强烈不满。自此,开始了两国关于马岛的持续纷争。
    在南极兵戎相见
    如果说19世纪初的两次入侵让两国埋下了怨恨的种子,那么20世纪在南极地区的争夺则是种子发芽的温床。
    英国在20世纪初率先宣称对西经20度至西经80度之间包括南极半岛在内的扇形地区拥有主权。拥有地理优势的阿根廷则从上世纪30年代起积极向南极半岛地区渗透。1943年,阿根廷派海军划定了自己的“阿根廷南极属地”,这一地区恰与英国的地盘交叠。当时正值二战,英国皇家海军以保障德雷克海峡通行安全为名出动军舰,摧毁了阿方设立的能源补给站和捕鲸站。阿根廷海军则在英军撤走后又将英国的标志物全部摧毁。一时间,双方在这一区域打起了“标志物破袭战”。这一持续数年的摩擦在1952年达到了高潮。


1952年1月30日,一支英国考察队从马岛出发,前往南极霍普湾修复1948年被烧毁的考察站,到达后却遭到阿根廷驻军的阻拦,士兵们禁止他们不经允许擅自踏上阿根廷的“土地”,并威胁说:如果强行登陆,将导致一场流血冲突。
    当时,有传言说,正被国内危机所困扰的阿根廷总统庇隆可能会采取“严厉手段”对付马岛上的英国人,以转移国内政治关注点。所以,得知霍普湾冲突的消息后,英国驻马岛总督克利福德急忙电告政府:“这场冲突可能会导致一场战争”。克利福德认为,这是阿根廷在该地区挑战英国主权的系列行动之一,如果英方软弱退让,会鼓励阿根廷人继续挑战英国人,进而导致局势失控。所以,不等伦敦的指示到来,以强硬著称的克利福德就从马岛调了一艘军舰前往霍普湾。
    在霍普湾,英国考察队和阿根廷驻军对峙数日,英方多次向阿方提出严厉警告,但是没有得到回应。阿根廷军人在沿岸布置了严密的警戒线,还朝天开火吓阻和驱散英国人。不过,阿根廷政府显然不希望真正的流血冲突发生,英国艾登政府也是如此。在事件发生4日后,阿根廷外长会见了英国驻阿大使,双方互相表达了尽快和平解决争端的愿望。与此同时,克利福德带领的海军陆战队到达霍普湾,强行登陆,阿根廷驻军后撤,这场冲突告一段落。
    “霍普湾事件”是20世纪英阿争夺南大西洋权利系列冲突中的一幕。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冷战的背景下,美国虽是英国的亲密盟友,但由于前者要打造“大泛美区”,所以并不支持英国的立场。另外,这一事件能够在剑拔弩张时“悬崖勒马”,还得感谢当时阿根廷国内严格的新闻管制,以及英媒体当时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英王乔治六世去世上。否则,一旦新闻媒体大肆渲染,两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会让后果很难预料。
    “两个秃子为一把梳子争斗”
    在1982年之前,“霍普湾事件”是“最严重的一次英阿‘领土’争端”,双方的强硬对峙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所以,这场冲突更像是30年后之战的预演。
    1982年2月,英国和阿根廷在纽约的谈判破裂,双方关系恶化。阿根廷方面开始考虑用终极手段消除英国占据马岛这一“殖民主义毒瘤”。为此,阿根廷在舆论上对英国频频施压的同时,展开了秘密的备战活动。3月,阿根廷总统亲自签署了收复马岛的“罗萨里奥”计划。4月2日,阿海军陆战队主力在马岛登陆,守岛英军仅200余人,稍作抵抗即全部投降。
    军事行动震动了伦敦。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表示:“大英帝国将不惜一切代价捍卫自己的领土。”从4月5日起,几支特混舰队分赴马岛。随着英军集结并对马岛完成封锁,阿方在军力特别是装备上的差距暴露无遗。而且,美、法、德等西方国家也配合英国,为其提供后勤保障、通讯、卫星情报等便利,并对阿进行武器禁运和经济制裁。经过两个多月的鏖战,6月14日,马岛上的阿军投降。
    一位阿根廷作家曾称英阿马岛之战是“两个秃子为一把梳子争斗”,意即不值当因马岛而起冲突。作为两国历史敌意蓄积的一次爆发,这场战争让阿根廷付出了惨痛的经济和军事代价,英国方面也付出了12亿美元的军费,国家财政和经济大受影响。战争中英舰在如血残阳下沉没的情景深深震撼了英国人,让他们感受到了帝国没落的悲哀。对两国民众来说,这场战争刻骨铭心,以至于4年后的世界杯上,莱因克尔统帅的英格兰队和马拉多纳带领的阿根廷队之间的比赛也被冠以“另一场战争”之名。马拉多纳最终用一个“上帝之手”和一个堪称世纪最佳的进球“为阿根廷挽回了失去的尊严和荣耀”。后来,两国足球队在1998年、2002年世界杯上又多次交锋,每一次都被描述为“宿敌相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