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2:11:05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 宫丽 参加讨论
三、遵循文化规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 遵循文化建设的规律和方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题中应有之意。以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基础, 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特别是文化建设的复杂性、细致性和长期性, 注重协调发展, 彰显人文关怀, 坚持不懈地开展文化建设。 1.“五位一体”布局的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 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文化虽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但它并非是抽象的和超历史的存在, 而是现实、具体和发展着的存在。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文化认同的增强无不与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 中国传统文化如此发达, 因其有发达的农业经济作为经济基础, 又有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作为政治支撑。因此, 作为反映高度发达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观念形态的文化, 同样处于高度发展之中。”[3]16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自然也离不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基础,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只有协调发展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从个体来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们也在反思重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逐渐认识到经济效益的获得和物质条件的满足, 并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充实和快乐。“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同等重要, 甚至更能体现人之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更能提供人之发展的方向与动力, 更能体现人之生活的和谐与幸福。”[8]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越来越彰显文化方面的需求, 文化也是民生的重要组成。改善物质生活水平的硬实力建设应与巩固文化价值观的软实力建设结合起来, 以实现“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 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 只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互协调, 人才能在发展中获得幸福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2.着力彰显文化的人文关怀功能。文化规范着社会、化育着生活, 同时总能为个体或民族提供理想。黑格尔曾言及德国人的家园感, 就在于希腊文化具有深入心灵的人文关怀功能, 是情感寄托、精神支撑和心灵的归宿。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同样具有资源和家园双重意义。彰显文化的人文关怀功能, 首先, 应处理好精神的超越性和家园的大众化之间的关系。“我们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是因为中华文化从思想方法到日常生活, 无所不包。同时它的基本精神、基本价值认同与思想方法、生活方式、风度韵味又是相当恒久的, 自成体系的, 经得起考验的。”[9]精神的家园正因具有超越性才能使人获得情感慰藉并执着于不断追求理想的人生。以文化为载体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为群体所共同认同的价值集成, 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为各族人民喜闻乐见并自觉转化为人们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的高层次认同。其次, 用“文化”的方式建设文化。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价值认同的培育不能偏离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 尤其避免在文化生态日趋复杂的同时出现文化的庸俗化和娱乐化。应避免片面强调文化建设的政治化和阶级性, 而忽视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功用, 忽视文化建设“薪火相传”、“造山垒土”的规律, 忽视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特性。再者, 采用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宣传、教育方法。主流文化、核心价值的培育需要显性的方法来扩大宣传范围和强化宣传内容, 同时也需要结合隐性的方法来进一步深入人心, 建立认同感。只有两者结合起来, 立意高尚, 内容新鲜, 形式活泼, 才能达到切实的效果。 3.保持文化建设的持续性。文化关乎民族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必将是一个薪火相传、扎实推进、逐步完善、久久为功的过程。作为塑造民族精气神的伟大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有谋篇布局的智慧, 有精细灵活的方法, 更要有锲而不舍的坚持。1921年列宁在全俄政治教育委员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文化任务的完成不可能像政治任务和军事任务那样迅速。……从问题的性质看, 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 我们应该使自己适应这个较长的时期, 据此规划我们的工作, 发扬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始终如一的精神。”[10]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 毛泽东提出, 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 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改革开放40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立起来, 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核心价值理念内化成生活的习惯和行动的指南, 以及在尊重多元的同时建构主流价值认同仍是文化建设的艰巨任务。中华文化认同主体的广泛性、地域的均衡性、民族的全覆盖, 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都决定了文化价值观建设需要付出长期、切实的努力。一方面, 要重视文化人才培养和文化成果质量提升, 建设文化强国, 鼓励创造和推出反映正确价值导向、健康生活旨趣和具有长久感染力的文化作品, 传播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和好风气。另一方面, 凝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党组织教育等多重合力, 以青少年学生和党员干部为重要抓手,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问题, 牢牢守住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 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核心价值观和培养文化自信上下真功夫。 参考文献 [1]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 2018-05-05 (01) . [2]刘奇葆.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J].党建, 2017 (5) . [3]陈先达.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4] 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8. [5]费孝通.中国文化的重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3 [6]李云.海外移民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 2014 (2) . [7]秦宣.分化与整合——谈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J].教学与研究, 2012 (2) . [8]郑永廷.中国精神生活发展与规律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2:14. [9]王蒙.王蒙谈文化自信[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6. [10]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M]//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20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