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告诉他的手下人说:“我死了之后,你们要在我的坟上种上梓树,长大了可以给他们做棺材;把我的眼珠挖下来挂在吴国国都的东门上,我要亲眼看到越国灭掉吴国。”说完挥剑自杀了。
后来的事就像伍子胥料想的那样,夫差争霸心切,于公元前482年率全国精锐部队北上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越王勾践伺机调集49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断吴退路,直捣吴都。
公元前478年,赵军再次攻吴,一举歼灭吴军主力,围困姑苏达三月之久。夫差派人请和,越王勾践不允许,夫差终于自杀。自杀前,他掩上脸说:“唉!我实在没有脸面去见伍子胥啊!”
李斯在秦始皇时任丞相。战国时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李斯先于吕不韦手下任郎官,后秦王任他为长史、客卿,后升为廷尉。李斯是个历史上功过、毁誉各半的人物。秦始皇依靠他不论国别、任人唯贤的谋略而统一了全国。作为一个有能力的政治家,他在秦统一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他这人骨头不硬,又与赵高合谋篡改诏书,贪图富贵,助纣为虐,因而最终又葬送了秦王朝,自己也被赵高陷害致死。
秦朝名臣李斯出生在一个平民家庭,开始只做了个郡中的小办事员。但他不甘心就这样在社会底层了此一生。有一次,他看见官舍厕所中的老鼠偷食污秽之物,每逢有人和狗过来,立刻惊恐万状,仓皇逃窜,又见粮仓中的大老鼠肆无忌惮地在那里吃粮食,于是触景生情,感慨万分地说:“一个人才能的有无、本事的大小,就像老鼠一样,全看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了。同样是人,差距太大了。”他决心改变环境,像粮仓中的大老鼠一样,去谋求一种滋润的人生。
于是,李斯辞去了小办事员的职务,来到了齐国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拜荀况为师,同韩非子一齐学习“帝王之术”。荀况在当时那可是儒学大家,他的学术发展了孔孟思想,倾向于法家的某些理论。而他的学生韩非子,后来成了法家的理论大家。李斯学成之后,分析形势,准备寻觅施展才华、攫取荣华富贵的舞台。他纵观七国,认为只有秦国已经奠定了一统天下的政治、军事、经济基础,于是他决定到秦国去发展。
公元前247年5月,李斯来到秦国都城咸阳。当时正赶上秦庄襄王刚死,13岁的嬴政继位。皇帝太小,国家大事就都由丞相吕不韦说了算。到了秦国的李斯就投到了吕不韦的门下。吕不韦很快就看出李斯是个人才,就让他参与朝政。
后来,吕不韦又把李斯推荐给了秦王。李斯见了秦王,便对秦王分析天下大事,认为秦国已对六国形成了压倒之势,他说:“大王,一个成就大事业的人,必须要懂得抓机遇,过去为什么以秦穆公那样的霸主地位却始终不能兼并六国呢?因为那时诸侯国还很多,周王朝还有生命力,因此,只能是五霸迭兴,始终以周室为尊。自从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互兼并,函谷关以东形成六国,这样的局势已经很久了。现在,诸侯好像郡县那样臣服于秦。以秦国之强大,秦王之贤明,歼灭诸侯,成就帝业,一统天下,犹如秋风扫落叶那样容易,这可是天赐良机啊!现在如果再不果断地采取行动,等到诸侯国恢复元气强大起来而且相互联合,那个时候再想吞并他们就很难了。”
秦王嬴政早有并吞六国、一统天下的雄心大志,听了李斯的这番话当然感到十分过瘾。他拍着李斯的肩膀高兴地说:“有道理!”于是,他立即提升李斯为长史,没事就很李斯研究治国方略。在李斯的策划下,秦王便派遣口舌如簧、巧于谋略的官员,携金银珠宝游说诸侯。对各诸侯国贪财的权贵行贿收买;对不为金钱名位所动、坚持原则的就派遣刺客暗杀。在离间别国君臣的同时,又派遣精兵良将大兵压境相威胁。总而言之,各种手段都用上了。在秦国迅速壮大的过程中,秦王又拜李斯为客卿。很快,李斯就天下闻名了。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秦刚刚统一,该如何管理疆土?丞相王绾等主张承袭周制,分封诸子为王。他们说:“燕、齐、楚地理位置偏远,如果不设立诸侯王,就没办法镇抚管理。”廷尉李斯坚决反对,他说:“周朝开国,分封了好多同姓子弟。当时是挺好的,结果他们的后代关系越来越疏远,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利益就互相攻击,有如仇敌一般。周朝天子无法控制局面,导致天下乱成一团。如今天下一统,应该设立郡县,部署官员。诸子功臣,可以用赋税和重赏厚赐来供养。这样一来,天下无异心,自可长治久安。如果分封诸侯,则是后患无穷啊!”
秦始皇权衡利弊,毅然同意了李斯的主张,把全国分为36郡(后又增设南海、桂林、象郡、九原,共40郡),郡中设守、尉、监等官员。郡下设县,县设令、长(万户以上为令,万户以下为长),主管一县政务。郡县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领取俸禄,不得世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