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尼克松在总统竞选中对记者表示:我们决不能忘记中国,必须经常寻求机会与之谈判,如同与苏联谈判一样。 至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中国民间先与官方表现出“中国的大门是永远向美国人民敞开着”的热情。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经过中美双方几次特别信使的传话,尼克松总统决定委派亨利·基辛格秘密访华。 “波罗行动”
1971年7月9日至11日,基辛格对中国的访问,是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虽然中美最高层已有重大的信息交流,尼克松和基辛格本人对这次访问还不是很有信心,是把它当作一次必需的冒险来进行的,此行以“波罗行动”为代号,意即像七百年前意大利的马可·波罗那样冒险。
6月30日,白宫发言人齐格勒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尼克松总统将派基辛格博士前往南越、泰国、印度、巴基斯坦进行为期十天的访问。7月8日抵巴基斯坦新首都伊斯兰堡,只有三个记者跟着,他很高兴。
按既定日程,他需要在巴基斯坦停留四十八小时。他先去总统府拜会叶海亚·汗总统,在美国大使馆同大使共进午餐,然后出席叶海亚·汗总统特意为他举行的便宴。在宴会达到高潮时,基辛格突然手捧腹部,连叫难受。叶海亚·汗总统大声说,伊斯兰堡天气太热,会影响基辛格恢复健康,要他到伊斯兰堡北边群山中叶海亚·汗的别墅去休养。基辛格正在迟疑不决,巴基斯坦总统坚决而且恳切地说,在一个穆斯林国家,要依主人而不是客人的意志作决定。基辛格手下的一位特工,马上派他的一个同事到山口别墅那里去打前站,了解情况。宴会结束,基辛格正在宾馆休息,打前站的特工打电话回来说,那里的别墅不宜于居住。基辛格只好请巴方把那位倒霉的特工扣留在山中,因为这只是一出戏,基辛格并不是要去那里,而是要去中国!
7月9日,伊斯兰堡的凌晨3∶30,基辛格在宾馆起床,吃早饭,4时同他的随行人员乘坐巴基斯坦外交秘书苏尔坦·汗驾驶的军用汽车去机场,带上一顶大檐帽和一副墨镜,以免偶然路过的行人把他认出来。在机场,一登上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波音飞机,就看到从中国来迎接他的外交部美大司司长章文晋和其他中国官员。没想到的是,也在机场的一位巴基斯坦籍的伦敦《每日电讯报》记者认出了基辛格,问巴基斯坦官员基辛格要去哪里。回答是要去中国。这位记者连忙回到办公室,向伦敦报社发了一条报告这条重要消息的急电,幸好伦敦的值班编辑“枪毙了”这条消息,骂这位记者准是喝醉了,基辛格怎么会去中国?真荒唐!
在四千公里以外的北京,我们认真地准备基辛格博士的秘密来访,也已经有些日子了。1971年5月下旬,在周总理主持下,中央政治局研究了中美会谈的方针,会后总理就此向毛主席写了报告,得到主席的批准。中央决定为此项任务成立由周总理、叶剑英元帅和黄华组成的中央外事小组。
当时周总理为谈判成立了专门的班子:叶帅、我、美大司司长章文晋、周总理特别助理熊向晖、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王海容、冀朝铸和唐闻生等同志参加。这个班子仔细分析了国际形势和美国的情况,反复讨论了会谈方案,对尼克松、基辛格的政治观点,个人历史,个性和特点都作了研究,周总理经常亲自主持讨论。他也看了尼克松的著作《六次危机》、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刚发表的演说、尼克松喜欢的电影《巴顿将军》以及基辛格的主要著作。
巴基斯坦总统对基辛格的秘密访华事宜高度重视,对各个环节包括用专机送接均作了充分准备。7月6日中午,试航的巴基斯坦波音飞机抵达北京南苑军用机场,章文晋、熊向晖和王海容等人去机场迎接。8日清晨,巴基斯坦专机返航,章文晋、王海容、唐闻生、唐龙彬随机去巴基斯坦迎接基辛格一行。7月9日北京时间正午12时,基辛格等六人在章文晋一行的陪同下乘巴基斯坦专机抵达南苑机场,叶帅、我、熊向晖、外交部礼宾司司长韩叙到机场迎接。基辛格一行下榻于钓鱼台国宾馆五号楼。
当时尚在文革高潮中的北京,处处都悬挂着革命和反帝标语。为了保证基辛格秘密访问的成功,经请示毛主席,对各种标语不做任何改动。基辛格抵达机场后,由叶帅陪车,我则陪同美国负责东南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霍尔德里奇进城。在从机场到钓鱼台的公路两边不时出现大幅标语:打倒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等,霍尔德里奇问我,标语写的是什么内容,我如实给他翻译,他感到很不自在。直到与周总理会见,美国人的紧张感才得以消失。 “要走向同中国和好”
从7月9日下午至11日下午1时,周总理同基辛格进行了六次会谈,地点在钓鱼台国宾馆五号楼或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周总理按照中国尊重客人的习惯请基辛格先谈。基辛格拿出了一本足有七公分厚的文件夹,读起他同尼克松一起起草的一篇很长的讲稿。我们都耐心地听着。基辛格读完后,周总理说:交谈嘛,何必照着稿子念呢?基辛格说:我在哈佛教了那么多年书,还从未用过讲稿,最多拟个提纲。可这次不同,对周恩来总理我念稿子都跟不上,不念稿子就更跟不上了。基辛格的幽默把大家都逗笑了,会谈的气氛也轻松了许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