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7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司令部,将美军的精锐部队——第24师调至朝鲜大田前线。该师师长威廉·迪安少将,曾荣获美国国会颁发的最高梅花勋章,被美国总统杜鲁门称为“所向无敌”的“王牌将军”。 可是,第24师入朝18天后,就在大青山地区遭到重创,迪安也成了俘虏。
此事非同小可!美国政府先是守口如瓶,后来迫于舆论,才授意美联社于7月25日报道,迪安将军“迷途失踪”。几天后,在迪安家属的一再追问下,美联社又报道迪安“亲临前沿阵地指挥,率部突围时,临危不惧,以身殉职”。 五角大楼为迪安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仪式,全国皆降半旗致哀。 不想同年8月下旬,香港《大公报》记者朱启平赴朝鲜碧潼战俘营采访,竟然在营房中见到了迪安!
迪安被俘后,一度恐惧不安,深怕遭到残害,后来又抱幻想,认为“联合国军”很快就会征服北朝鲜,解救自己。但事与愿违,“联合国军”在中朝军队的打击下,始终徘徊在“三八线”附近。而在战俘营,迪安又受到特殊照顾,他也就随遇而安,听天由命了。 朱启平结束采访时,迪安提出请求,希望将自己尚活在人世的消息通知在美国的妻子。
1951年12月,开城谈判开始。朱启平的采访通讯见报,他还发表了迪安在战俘营的几张近照,并通过一家电台的国际频道,播放了几段现场采访录音。 杜鲁门十分尴尬,只得通过新闻发言人发表了“尚需调查个中原委”的声明。这一调查,便拖延了近两年时间。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生效,双方开始遣返战俘。 中朝方面的遣返委员会代表于8月6日在开城设便宴,公开为迪安这位美国将军送行。席间,迪安百感交集,喝得酩酊大醉。
迪安刚回到“三八”线的另一侧,即接受纽约出版商鲍斯·卡特的请求,与其单独会见。卡特当场预付5万美金,约其撰写一部题名为《在朝鲜被俘历险记》的书稿。
迪安回国后,闭门谢客,如约完成了撰稿任务。其间,他还写过一封信给金日成和彭德怀,“以一个普通军人的身份,表达了远离战场的特殊感情”。
徐 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