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侦察兵深入越南境内七天:南亚雨林的特种(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4:11:58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晚上我又和刘洪波睡在了一起,午夜时分,有人说有敌情,搞得慌慌恐恐,其实是庸人自扰,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警惕万分,这毕竟是战场。 第五天早上,我们吃了点东西,放下所有的行囊,只带上各类武器装备,轻装出发,寻找真正的目的地--1377高地。一路上树藤竹密密麻麻,遮天蔽日,寸步难行,不知方向,只是照着地图拿着指北针凭感觉前行。途中经过一片花椒林,这是一片自然的未经开发的处女地,椒林茂密,潮湿阴暗,果实累累,空气清新,里面似乎还飘荡着一股椒油味。这些果实我们无暇采摘,警惕往前搜索。翻下一道山峰,前面豁然开朗,只有一片茅草地,这可是一个更加危险的地带,不易掩蔽,易遭伏击。我们警惕地拉开距离,依次前进。穿过了茅草地翻下一道山岭下到一个山溪,在这个地方我们进行了简单地休整和战前动员并规定了联络暗号:越军用狼代替,老百姓用狗代替。完毕,我们各自进入潜伏位置。在此途中,当我来到一个山头时,正巧有越军一公安兵背着枪朝北走去。我心理十分害怕,假如敌人发现了我们,那就只有挨打的份,因为没有任何依托物。庆幸,敌人没有发现我们,大摇大摆的走了。此时天已经黑了,进入潜伏位置已无必要,况且我们的食品没了,只得返回1459高地。 在此之前,我们通过望远镜,侦察到了敌人的一个炮兵阵地及其它一些军事目标,并在地图上一一标出,然后仔细校对,算出坐标,到时给炮兵指示目标。 我们摸黑往回走,一路上只能借助树枝腐烂发出的磷光前行。这一晚我们终于没有回到1459高地,只得两三人一伙,背靠背坐在烂泥团里。这个滋味是可想而知的,天上下着小雨,坐在泥浆里的感觉,真是饥寒交迫。好不容易等到天亮,我们继续往回走,中午的时候我们到达了1459高地,因为有近24小时未进食,我一下子吃了两块压缩干粮,一瓶桔子罐头,一瓶酸辣菜,巧克力早已没有,再加上大量的水。这一下吃饱了,然后美美地睡一觉准备明天的战斗。 第六天,我们一觉醒来,森林里好象充满了阳光的气息,一切都显得那么有精神,到处烟雾蒸腾,树枝招展。我们带好自己的装备,再加一天的口粮又出发了。经过艰难地爬行,我们于1984年12月15日顺利到达潜伏位置--越南河江省渭川县板升乡之1377高地,潜伏地丛林葱郁,密不透风,三四十号人埋伏于此后无踪无迹。我们的正前面是一个三叉路口,我所在的组就潜伏在其中的一条上,捕俘组在我的右侧,距离20米。火力组由指南针、刘洪波、王明华、程贵三、王克明五人组成,排长王明华为组长。捕俘组由连长带常示劲等七人组成,捕俘组的右側是工兵组,它的后面是接应组,接应组的后面是保障组,保障组的后面是支援组,一字长蛇阵直至国境线我方一側。此时我的心里紧张复杂,心里象十五个吊筒打水七上八下,但我还是镇静下来,在一张方便食品袋的背后写下了这样一则通告: 可恨越军,不断骚境,太不老实,特来教训。 中国战士:指南针 1984年12月15日下午17时30分 写完之后我把它挂在一根树枝上。正在这时左前方那条主道上传来叽哩呱拉地说话声,排长王明华用颤抖的声音向连长报告:“狼来了,狼来了,请注意。”就在这时打着绑腿的两名越军唰唰唰从我眼前走过,我的心情紧张到极顶,好象一张嘴心就会从口里跳出来似的。一阵寂静过后,捕俘组还是没有任何动静,怎么回事?捕俘不成功?原来越军根本没有进入伏击圈,而是从三叉道口的另一条道上溜之大吉。这三名越军运气大大的好,纯属意外。不要急,不能调整潜伏位置,否则会暴露目标。这是连长的命令。我们只好继续潜伏下来,又过了大约十分钟,走来一名越军和一名老百姓,排长又颤抖着报告:“狼一名,狗一条过来了,注意捕俘。”又是一阵沉默,敌人与前面的一样,从那条叉道上溜走了。我们心里后悔万分,要是选对了位置,我们早就大功告成。这不能怪谁,地形太复杂,只有继续等待,俘虏总会有的。就在此时,叽哩呱拉的声音又传来了,循声望去,三名越军朝我们走来,前面的越军扛着一只冲锋枪,后面的越军背着一个白布袋子。排长又用颤抖的声音报告:“狼三名,狼三名,注意捕俘。”这回就看运气了,越军从我鼻子底下擦过,甚至能听到他们呼吸的声音,我的手也几乎抖动起来。二十秒钟过后,“哒哒……哒哒哒”,这是微冲的声音,敌人这回真的进入捕俘圈。“快,注意火力,协助捕俘。”排长下命令了。于是,副班长程贵三和刘洪波负责警戒敌人来的方向,我,排长王明华,班长王克明马上赶到捕俘圈。枪,是程宗仁开的。按规定,是严禁开枪,只有我们火力组才能开枪。到后三名越军有两名儍哩巴几地站在那儿,脸色煞白。另一名越军倒在地上,额上有两个枪眼,汨汨地流着血,可能已经死去。我冲上去给了两名越军其中的一名一个横钩拳,放倒在地,并摘下他的帽子和装着碎米的袋子。其他的战友架着俘虏往回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