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1950朝鲜战争如何发生的?金日成确定的6月25日

从严格意义上讲,对朝鲜战争全面的学术研究是从本世纪初才着手进行的。这是因为苏联有关这方面的档案是在1993年解密,而中国方面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才陆续公之于众,一直持续到现在。从朝鲜战争停战到冷战结束的40年间,反映这场战争的书籍林林总总,但由于档案资料的缺乏,各方只能站在各自的政治立场去解释、去理解,内容基本局限于政治宣传,谈不上学术研究。随着中苏朝、美韩档案的逐渐公布和资料搜集工作的不断深入,可以肯定地说,迄今为止,有关朝鲜战争的全貌变得越来越清晰。
     近年来,笔者查阅了几乎所有能够收集到的档案资料,自信对这方面的情况把握得比较全面细致。至于对这场战争的解释和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肯定有所不同。借此机会,笔者谈谈自己的想法。
    斯大林吃了哑巴亏
     朝鲜战争爆发的最初起因源于朝鲜半岛的分裂,这与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采取的半岛政策有很大关系。早在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召开时,各大国设想的太平洋战争应这样结束:由美国全歼太平洋地区和日本本土的日军,由苏联对付驻扎在中国东三省的关东军,由中国军队歼灭除东三省以外驻扎在中国大陆的其他日军。会议对各国军事行动区域大体作了上述划分,但究竟由谁来解决朝鲜半岛的日军问题没有提及。另外,在行政区划上,朝鲜已被日本列为日本版图的一个行省,而朝鲜半岛上的日军又隶属于驻扎在东三省的关东军,于是朝鲜半岛出现了行动空白和模糊区域,为以后战争的全面爆发埋下了伏笔。
     苏联出兵东北和美国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迫使日本最终投降。日本投降后,苏联红军凭借距离较近的地缘优势,很快进入朝鲜半岛,此举引起了美国的高度警觉和强烈反应。此前,美国从未有过在朝鲜半岛驻军的意图和打算。在苏联红军抵近汉城之际,美国总统杜鲁门急忙致信斯大林,说我们也要在朝鲜半岛接受日军投降,这样好不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大家一人一半。实际上,这个提议构思得匆忙而粗糙,是在致信的头天晚上,由美军参谋部的几个参谋拿着地图向杜鲁门划一划,杜鲁门就将该提议递交给斯大林。依照他们的想法,苏联红军已经到达三八线,而美国军队还在冲绳,距离半岛还有几百海里,这个时候提出以三八线为界,斯大林绝对不会接受,估计他可能会提出一些谈判条件,比如三七线、三六线,甚至将汉江以北的地区都给他,为苏联争取更大的利益。但出人意料,斯大林没提任何条件,收到信的第二天就给杜鲁门回信,表示同意。消息传来,美国国防部非常惊讶,认为斯大林脑子出了问题--本来明摆着让他讨价还价的。事实上,斯大林非常精明,他在信的末尾写了一句话:以三八线为界的建议他接受,但这个三八线应继续延长。三八线延长意味着什么?往东延长,就把日本的北海道划到三八线以北。斯大林的想法是,我让你在朝鲜半岛登陆,你让我在日本本土登陆。杜鲁门当然明白其中的含义,于是给斯大林回信说你的想法不错,但这事我管不了,你要征询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意见。结果,斯大林找麦克阿瑟,麦克阿瑟坚决反对。斯大林又说,我的命令已经下达,怎么办?麦克阿瑟答复,苏联敢有一兵一卒登陆日本本土,我就把苏联派驻远东委员会的全部委员都撤掉。斯大林吃了哑巴亏,就将军队撤回了三八线。
    南北朝鲜的四个人选
     从战后有关斯大林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设想来分析,斯大林最初有与美国合作的意愿,苏美都不想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发生冲突。这个判断同以往,特别是同当今美国学术界主流思想大相径庭。美国学术界认为,正是战后苏联采取不断扩张的全球战略,从而引发了与美国的对抗,直接导致了冷战的发生。对此,我认为没有任何根据。
     朝鲜原本是个独立国家,后被日本吞并。日本战败,朝鲜将恢复独立国家的面目。但美苏两国认为,战后各民族寻求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朝鲜既没有政府,又缺乏选举的经验,因此,雅尔塔会议决定对朝鲜实施托管。这样,朝鲜就成为由联合国托管的单位。由谁管理呢?美国、苏联、中国还是英国?英国不行,二战期间被炸得七零八落,战后重建工作繁重,而且远隔万里;中国也不行,此时蒋介石的军队深入后方,在国内与共产党的关系还没理顺,精力有限,无暇顾及。最终,这副担子落在美苏两国身上。
     1946年,美苏共同筹备成立的朝鲜问题联合委员会正式启动运转,到1947年,共召开了三次会议,没有达成一致,其原因来自朝鲜内部。按照美苏及其联合委员会的最初设想,三八线只是一个受降的分界线,不是一个政治分界线,朝鲜应该是统一的,要搞统一选举,要重建一个政府,南北朝鲜应当各自推选一个政治精英参与竞选。人选的标准,当然在意识形态、政治立场方面趋同为好。在北朝鲜,斯大林支持曹晚植(有“朝鲜的甘地”之称)。曹晚植不是共产党人,他的政治风格有点像孙中山。1945年12月莫斯科会议召开,曹晚植主张朝鲜有能力管理自身的事务,坚决反对托管。会后,这个人消失了,杳无音信。下一个人选是金日成,戈夫在给斯大林的电报上说,这个人有能力又听话。金日成那时在哈巴罗夫斯克,参加过东北抗日联军,他所在的抗联一部被日军打败后,跑到苏联。笔者曾查阅苏联的档案,上面记载,金日成学习俄语非常快,同志关系融洽,威望很高。这是北朝鲜方面的情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