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淮海战役兵败自杀 黄百韬墓为何能保存至今

如果有人告诉你,在1948年11月淮海战役中毙命的国民党军第七兵团司令官黄百韬的墓,至今仍保存完好,你肯定会惊讶无比。如果再告诉你,他的墓并非在人们难以发现的深山老林中,而是在南京城边的玄武湖畔、紫金山脚下的蒋王庙6号院内,你肯定更加难以置信。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许多次政治运动,尤其是“横扫一切”的“文化大革命”,许多有价值的古迹都被当成“四旧”摧毁了,黄百韬这个当年解放军的对手,他的墓为何能躲过一次次劫难,完整地保存至今?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2008年在拍摄纪念淮海战役胜利60周年的纪录片《60万战胜80万大决战》时,笔者受中央电视台邀请,撰写解说词。在此期间,笔者同摄制组考证了黄百韬墓一事,这才弄清了原委。
    黄百韬其人其事
     黄百韬(1900~1948),字焕然,祖籍广东,生于天津,祖父及父亲两辈都十分贫困。由于出身卑微,营养不良,黄百韬身材瘦小,皮肤黝黑。18岁那年,黄百韬经朋友介绍,投靠了北洋军阀李纯。李纯见黄百韬个子虽矮,却脑子灵活,聪明好学,办事快捷,便让他当了自己的传令兵。这以后,黄百韬的一大半时间是用来伺候李纯的。黄百韬把这个上司伺候得十分满意,不久便被李纯提升为贴身副官。黄百韬当了副官后,在李纯的指点下,勤奋学习,只要有空余时间,便捧着书本琢磨半天。李纯喜欢黄百韬的好学上进,有意栽培他,便送他到金陵军官教育团学习深造。1922年,黄百韬毕业,后返回天津,升任营长。
     在一次战斗中,黄百韬负伤后被另一军阀张宗昌所俘。张宗昌见黄百韬喜欢读兵书,做事特别认真,便任命他为团长。蒋介石北伐时,黄百韬又投靠了蒋介石。后任旅长、师长。
     1941年,黄百韬进入顾祝同的圈子,当了第三战区参谋长。在1941年的皖南事变中,黄百韬为顾祝同出谋划策,坚决反共,博得顾祝同的信任。后来,二十五军军长空缺,顾祝同就作了个顺水人情,让黄百韬出任该军军长。
     这以后,每逢急战,常常以黄百韬的二十五军为先锋。抗战后整军,二十五军改为整编二十五师,黄百韬又任师长。尽管黄百韬处处小心,事事留神,但孟良崮战役后,却差一点被送上军事法庭。
     孟良崮战役,张灵甫战死,黄埔系大哗,整编八十三师师长李天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蒋介石下令将李天霞交军事法庭会审。李天霞见状,急忙携带一皮箱金条到处送礼游说:“整编七十四师划归我指挥不假,但不知为什么张灵甫中途归黄百韬指挥,孟良崮之战二十五师就在七十四师身边,黄百韬始终不离蒙阴道,事情就坏在他身上。”经过一番手脚,会审李天霞变成了追究黄百韬。
     黄百韬听说南京方面开始整自己的材料,顿时慌了神,忙向顾祝同求救。顾祝同授黄百韬一计:“归咎死者,回护活人,表功汤司令(汤恩伯)。”
     同时,顾祝同从中帮忙,与会审的几名法官打了招呼。会审那天,黄百韬依计行事,条理清晰地陈述了两个小时,给会审人员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鲁南会战中汤恩伯第一兵团转战月余,在临蒙公路和沂蒙公路间捕捉到极好战机,作了周密部署,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主动请战,甘当钓饵,忠勇可嘉,可惜实战经验不足,又刚愎自用,不听黄百韬劝告,引兵于绝地,参战各部在黄百韬指挥下,虽奋力援救,但为地形所限,无法接近,不但整编七十四师遭劫,更连累汤司令之歼敌计划功败垂成。
     汤恩伯听了黄百韬的陈述,既满意又有些内疚。鲁南败绩他是有责任的,经黄百韬这么一讲,他成了大功臣。于是,汤恩伯站出来为黄百韬说情。他对蒋介石说:“看不出来,黄百韬为人还很厚道,张灵甫不听劝阻的事,他过去一直没有讲,援救张灵甫的经过也不为人知,以致引起误会,送他上法庭倒有点冤枉了。”于是,对黄百韬的追究也就不了了之。
    淮海兵败自杀
     1948年,解放军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实施的作战目标,就是歼灭地处碾庄的黄百韬兵团。11月22日,是黄百韬的大限之日。这天午后,黄百韬兵团十几万人几乎被打光了,黄百韬身边只有二十五军副军长杨廷宴。两人在一片追杀声中,跌跌撞撞跑到一片芦苇滩中。黄百韬见大势已去,遂拔枪自杀。
     天寒地冻,杨廷宴借来一把铁锹,挖了一个坑,将黄百韬的尸体埋进坑里,然后在一张烟盒纸上画了方位、地点。他刚想离开时,突然想起一件事,扒开土,从黄百韬的上衣口袋中摸出一个铜牌。据说,国民党军的兵团司令都持有这种铜牌,这是进出总统官邸、面见蒋介石的特别通行证。黄百韬的这个铜牌的一面是来宾证三个字,另一面是17号。随后,杨廷宴又将来宾证放回黄百韬的口袋,以便将来确认身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