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解放军当年木船装美国卡车发动机解放海南岛

前不久,央视热播的电视剧《解放海南岛》,再现了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飞渡琼州海峡,解放海南岛的伟大壮举,描绘出渡海大军、琼崖纵队及海南人民相互配合取得海南岛战役伟大胜利的一幅幅壮美画卷。作为当年参战的主力部队,学习研究这段历史,对于新形势下深入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推动部队建设具有很深的启示。
    铁心向党,血铸忠诚——政治工作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战役获胜必须以坚定的政治信念作基石,以强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撑,切实把潜在优势转化为实际优势、作战优势,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受领攻取海南岛任务之时,解放战争接近尾声,广大官兵期盼多年的安定和平即将到来;金门失利在先,为渡海作战蒙上了一层阴影,一些同志产生了消极思想。然而,各级指战员义无反顾抵达南海边,遵照毛主席关于春、夏两季解决海南岛问题的战略思想,积极备战、毫不懈怠,用实际行动出色回答了“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问题。这些都源于他们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源于他们对践行部队宗旨的高度自觉。
     受领任务后,部分官兵面对茫茫大海不知所措,有的同志产生了埋怨、疑虑和焦急等情绪。针对这种情况,部队适时开展了以“两忆三查”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即:忆封建社会的生活之苦,忆反动派统治的压迫之苦;查阶级,查工作,查行动,极大提高了广大官兵的思想觉悟,激发了大家把革命进行到底的斗志。
     两次偷渡作战中,针对海风骤停、航速减慢的情况,各船及时进行宣传鼓动,开展划船比赛,坚定了官兵有进无退的决心。大举登陆作战中,针对连续作战、长途追击,部队官兵十分疲惫的情况,深入开展实现战前誓言教育,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在整个海南岛战役中,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跟踪到位,渗透服务,保障有力,部队时刻保持了旺盛的斗志,以及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决心和信心。
     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复杂尖锐,一些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冲击影响着官兵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侵蚀着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思想政治根基。面对这些严峻挑战和考验,各级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各项工作首位。
     只有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铸牢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永远不变的军魂,才能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牢牢掌握部队,确保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只有坚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关键环节,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才能不断激励和调动广大官兵献身国防、不辱使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坚持按照胡主席“三个紧贴”指示要求,紧紧围绕有效履行使命任务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为部队战斗力生成、提高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闻战则喜,英勇无畏——战斗精神是军人品质意志的鲜明体现
     在困难和强敌面前从不畏惧、从不退缩,敢于直面生死,敢于争取胜利,既是革命英雄主义的具体体现,也是革命军人血性的鲜明特征。当时,海南岛守敌有10万之众,且已在沿海建立起陆、海、空立体防御,我军既无渡海工具,又无海、空军支援,更无渡海作战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以韩先楚军长为代表的我军将士主动请缨,积极备战,提前2个月完成作战准备,由“东北猛虎”变成“南海蛟龙”。
     在强行登陆作战中,面对敌飞机、军舰及岸炮火力的猛烈袭击,全体指战员毫不畏惧,勇往直前,顶着枪林弹雨涉水登陆,表现出的“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的英雄气概令人震撼。在攻打敌62军指挥部过程中,某团1营2连指战员奋死拼搏,在只剩下5人的情况下仍和敌人拼刺刀,最终打掉了敌指挥中枢,成为决定战役胜利的关键。
     可见,战斗精神是战斗力的灵魂,是部队打胜仗的重要保证,是极为重要的“软实力”。海南岛战役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高昂的战斗精神、顽强的战斗意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感悟历史,为前辈引以为自豪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长期的和平环境、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独生子女成为士兵主体、现代战争的残酷性等客观现实,给战斗精神培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
     强化战斗精神,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在点滴中积累催生。要靠使命激发,紧密联系肩负的历史使命,联系部队担负的多样化军事任务和“两大环境”下官兵的思想实际,狠抓思想培育,激发官兵真打实备的内在动力;要靠实践磨炼,积极营造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导向,在重大军事活动、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中锻造官兵敢打敢拼的胆识、信心和坚强的意志品格;要靠政策激励,坚持把奖励指标、选树典型、评选先进等向军事斗争准备倾斜,努力营造“练兵有功、练兵光荣”的浓厚氛围;要靠带头示范,领导干部要身在一线、练在一线,在谋打赢上真正用心,切实做到上下同欲、共谋胜利。
    科学指挥,精确用兵——人才队伍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所在
     我军的历史就是一部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历史。其决定因素在于人,在于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海南岛战役中,我军辩证分析判断敌我优劣,从实际情况出发,明确树立了以木帆船为主,抓住有利季风,力争提早渡海作战的指导思想;合理安排兵力,先后两次偷渡成功,积累了渡海作战经验,为争取主动奠定了基础;大举进攻时,正确选择起渡时机、地点和登陆地段,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扬我之长,击敌之短,采取“狼群战术”、宽正面多箭头重点突破等正确战法,保证船队的顺利登陆;纵深进攻时,我军指挥员根据战场形势,果断改变向西南进攻的部署,挥师东进,向友军靠拢,一举打破敌围歼某军登岛部队的图谋,从而确保了战役的最后胜利。
     新的历史时期,作战规模、作战样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人”作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没有变。当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要把精力放在保障官兵的吃穿冷暖上,更要放在促进官兵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上,切实把人才培养作为战斗力生成提高的根本增长点,加快推进人才战略工程,实现部队战斗力质的跃升。要转变观念,着眼未来打仗需求,按照既懂政治又懂军事、既懂指挥又懂专业的要求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要抓住核心,以提高素质能力为目标,积极创造多岗位、多兵种、多环境的锻炼机会和多院校、多专业的学习机会,培养复合型、水平高的人才队伍;要激发活力,坚持重学历不唯学历,重经历更重能力的思想,大胆重用人才,超常使用人才,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壮大人才队伍。
    敢为人先,直面挑战——改革创新是推动部队前进的不竭动力
     改革激发动力,创新推动发展。当时,渡海作战对我军来说是个全新课题,不仅官兵心中无数,就连领导机关也是心中无底。面对种种挑战和困难,部队官兵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军党委坚持深入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用发展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进驻雷州半岛之初,军、师领导和机关把指挥所搬到海边、搭起帐篷,同战士一起下海训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千方百计地搜集琼州海峡气象、兵要地志等资料,积极向老渔民、老船工求教,分析、寻找潮汐、海流、天候等特殊规律;广泛开展军事民主,发挥群众智慧,先后自制了救生圈、罗盘、指南针等;深入钻研提高木帆船航海作战的能力,将美式卡车发动机和山炮、战防炮安装在木船上,把木帆船改装成机帆船和土炮艇;大胆尝试海上练兵,摸索、掌握用木帆船渡海作战的技术和战术,并在两次偷渡和攻取涠洲岛后,及时总结渡海作战经验,实现了从不懂不会到融会贯通、从没有把握到胸有成竹的转变,创造了我军渡海登岛作战成功战例。把陆军变成海战部队,完全用木船航海战胜拥有现代海空军的敌人,这不仅在我军历史上没有过,在世界战史上也很罕见。
     历史和实践证明,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是部队建设的永恒课题。只有打破思想观念的枷锁,冲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部队建设的根本动力,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探索新规律,不断加大政治教育、作战运用、军事训练和后装保障模式的改革力度,积极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才能使部队建设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彭勃 刘念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