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部队在转移途中,陈毅、粟裕、谭震林发电报给张云逸、饶漱石、黎玉并报中共中央和刘伯承、邓小平,报告已经放弃临朐,同时报告:“我们接连几仗未打好,待检讨后,详细具报。”8月初,华野指挥机关转移到益都地区,陈毅、粟裕、谭震林一起商议如何总结经验教训,向中共中央写报告。陈毅和谭震林提议,由粟裕起草南麻、临朐战役初步总结的电报稿。粟裕很快就完成了起草工作,从战略指导和战术指导两方面分析了两仗未能打好的原因,以及由此得出的经验教训。8月4日,粟裕把电报稿交给陈、谭审阅。陈、谭都不同意电报稿上的意见,认为在战略指导上没有问题,而是“军事部署上的错误与战术上的不讲究”。 粟裕逝世以后,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这份电报的手稿。现节录引起争议的部分如下: 陈谭粟报中央并华东局:未支(8月4日) 南麻临朐等役,均未打好,影响战局甚大。言念及此,五内如焚。经初步检讨,其主要原因分述如下: (甲)在战略指导上
(一)对整个反攻前途固可乐观,但对当前战局亦过分乐观,而对蒋顽继续维持其重点进攻之判断错误。当顽五军及欧[震]兵团等西向以对付我榘唐及叶陶兵团时,即认为敌之重点进攻已被粉碎,故较肯定的认为南麻东里店等地之敌必会相继西撤,顽八军亦不敢进犯临朐,或即进入临朐,在知我主力回兵时,亦将迅速向昌潍退去,随之发生轻敌。因此,在具体部署上亦着重于截断敌人退路。但敌人并未退窜。斯时再调整部署,转移兵力,以攻击敌人,则我军又为雨水所阻,分割于沂河(南麻)及弥河(临朐)两岸,虚耗两三天时间,而敌人则控制有桥梁渡口,能将沂河以南之兵力集中南麻,弥河以东之兵力退集临朐城。此为天候之限制。但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对敌人维持其重点进攻之判断错误。事实上,当时五军及欧兵团等之西移,并非对付刘邓,而系对付我分出之榘唐叶陶兵团,其全部兵力还是压在山东地区及华野身上,这只能说是敌人重点进攻的局部修改。直至临朐撤围,榘唐等与刘邓会合,敌人才有将桂顽转用于兰封之部署。
(二)七月分兵,失去重点。此间四个纵队,虽较榘唐、叶陶两兵团为多,但占整个华野不及九分之四(战力不如西兵团平均,二、七纵不充实)。西兵团虽有五个纵队,分为两路,亦非重点。因之,既无足够打援部队,即不能取得充分的攻坚时间,于是南麻、临朐、滕县诸役,均因此而被迫退出战斗。
(三)东北及刘邓各军开始反攻,屡获伟大胜利,而华野各部自五月中旬迄今已近两月无战绩可言。因此,发生轻动,而急于求战,致有错失。
(四)过去九个纵队集中使用时,每战只要求歼敌一个整师,与歼其援队之一部或大部。但此次分兵之后,由于过分乐观与轻敌所致,仍作歼敌一个师(南麻)与对付其援队之打算,故兵力与要求不相称,致不能取胜。
(五)对敌人土工作业之迅速及其守备能力认识不深刻。当费县战斗之前,以为冯顽会闻风逃窜,故未作充分之攻坚准备,迨陶纵以九团之众围攻费县冯顽两个团,六昼夜未下,始稍改变部署,停攻邹县与泗曲,而集中力量攻占滕县及济汶,但对敌人之守备战力认识仍不够深刻,致不能奏效。同时只知南麻敌人工事未成,顽八军才进占临朐一日立脚未稳,但事实上南麻敌人早已完成普遍之子母地堡,每连约二十个(每班一个至两个子堡)地堡,其全部地堡总以千计,而顽八军进入临朐,仅四小时,每班即已完成一个地堡。在我军围攻之下,敌更日夜加修,其工作速度实为我军不能计及。于是仍采速决战法,致未能奏效。
(六)过去敌人不敢增援,但近来在蒋、顾连坐法及所谓“总动员”和高价奖励(赏守临朐之顽八军三亿元)下,较前大为积极,其增援队攻击甚猛。而我军之重心则又置于攻坚方面,故南麻临朐两役均因援队逼近而撤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