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手记 | 金属材质文物保护与修复的现状与进展
http://www.newdu.com 2024/12/31 04:12:16 《中国文物报》2020年7月 范小宁 参加讨论
文物传承民族文化,记载人类文明,见证着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各类文物数不胜数,素有“铸造之乡”美称。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青铜器,多作为祭器、礼器、食器、兵器等;其次是用来制作农具、食具、兵器、建筑构件等的铸铁器,其铸铁技术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除此之外,我国的艺术铸件还有黄铜、锡青铜、金、银的合金等。但是经长期埋藏的金属文物,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大部分会发生腐蚀破坏,出土之后往往支离破碎、残缺不齐,甚至危在旦夕。因此,对文物珍品进行修复和保护,延长其寿命,更好地发挥其艺术、历史、科学研究作用,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科研工作。目前,我国针对铜质、铁质、金质、银质等主要金属文物的维护和寿命延长,都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铜质文物 商周时期,我国的青铜冶铸业水平领先,以青铜礼器最具代表性,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曾侯乙编钟等。这些文物造型奇特、纹饰精美、闻名中外,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与劳动的结晶与代表。 青铜器是铜和锡、铅等其他化学元素组成的合金,历经长期的地下埋藏和自然环境的侵蚀作用,许多铜器表面已生锈。有的膨胀、有的硬脆、有的松散。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粉状锈”,其会随环境的恶化而扩散,由文物局部腐蚀至整体,破坏文物的花纹、图案、铭文等。因此,对铜质文物进行维护和修护,要先除锈,再对其进行整形,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 根据铜质文物锈的特点,传统的去锈方法有:对松散、硬脆的类型,可以采用刻刀或小锤小心敲震,使其掉落;对依附于地子的类型,可敷以酸梅泥、红果泥等,以保护铜器地子;对纹饰复杂的铜器,可采用如碳酸铵、醋酸水等化学试剂去锈,但试剂类型要根据铜器具体材料情况选择,其酸要严格控制,以保护文物的精美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目前铜质文物有害锈的去除常用倍半碳酸钠法、超声波倍半法、过氧化氢法、氧化银填充法、潮湿箱置换法等;然后根据其受损程度和部位,采用形状矫正、焊接、胶接、焊粘结合等方法进行矫正和补缺;再根据文物的原有色和色泽,利用各色硝基漆、丙烯颜料对补缺部位进行着色做旧处理;最后对文物进行缓蚀处理,封护其表面,提高其抗环境能力,延长其寿命。 铁质文物 铁是继青铜之后我国先民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的一种重要材料,代表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考古出土的大部分铁质文物已严重腐蚀,主要是由于铁元素的化学性质活泼,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等发生化学反应。其产生的可溶性产物将进一步加剧文物的腐蚀;不溶于水的产物则在文物表面形成一层膜,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文物的进一步腐蚀;另一方面,受当时冶炼技术的限制,文物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元素,当文物被埋藏在地下时,在土壤中水分、氧气、酸、盐等物质的作用下,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降低材质的自身稳定性,造成文物的损坏。 目前,铁质文物在进行清洁、除锈、脱盐、干燥、补配、粘接与加固之后,主要通过缓蚀剂来防止或延缓其腐蚀。常用的缓蚀剂主要有单宁酸复配缓蚀剂(主要由单宁酸、硅酸钠、磷酸二氢锌、乙醇胺构成)、复合气相缓蚀剂、硅酸盐缓蚀剂、有机缓蚀剂。其中有机缓蚀剂有一定的毒性,应用较少,但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除此之外,进行缓蚀处理之后,还可对铁质文物进行封护,有效提升其防护效果。目前的封护材料大致分为天然材料、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有机无机杂化涂料。其天然材料是铁质文物保护中应用较早和较广的一类,这类材料密封效果好,能有效防潮、防锈、防腐,如微晶石蜡,但只适用于较小器物;有机高分子材料如硝基漆、聚乙烯醇缩丁醛、聚氨酯、有机硅涂料、氟碳涂料等;而杂化材料兼具两者的特点,实验表明其防护效果优于蜡类材料。 金质文物 中国金器的制作工艺源于青铜器铸造工艺,汉代以后才逐渐脱离青铜器铸造工艺,独立发展和完善。据考古发现,我国境内出现的最早金质文物是河南汤阴出土的含金砂陶片,主要用于强化和装饰器体;夏商西周时期,器类外形较小,纹饰简单,多作装饰;春秋战国时期,金质饰品种类得到丰富,除配饰之外,开始用于兵器、货币、器皿等领域;秦汉时期,新的器类和制作工艺逐步涌现和提升,金印金币逐渐出现,广泛用于官民生活;至魏晋隋唐时期,随着各区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金器由饰品逐步扩展到食器、容器、香薰用具、宗教用具等,且纹饰、造型不断变化、技术不断突破,成为我国古代金器发展的鼎盛时期。除纯金器物外,后来又出现了许多鎏金、包金器物。 至今出土的金质文物,如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历经数千年仍光彩熠熠、璀璨耀眼。这与金元素的化学性质稳定离不开,也与当时金器制作工艺的炉火纯青息息相关,但这些金器制品表面仍存在部分锈斑。研究表明,这可能是金器在锻造过程中加工面之间存在间隙,掺杂的金属在潮湿环境作用下,氧化生锈所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淘金方法逐步得到改进,开采技术的进步提升了黄金的产量和纯度;精巧准确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更为金器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银质文物 银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和金属光泽,但不及金稳定性好。和金器一样,银器在中国古代社会备受尊崇,主要用于货币交易和艺术装饰品,如银锭、银耳环等。但从出土的大量银器物件来看,银质文物的光泽不及金质文物,其表面存在变色问题,且发现了很多的鎏金银器。这类鎏金银器随着鎏金层的脱落,在环境因素作用下,也产生了新的腐蚀变色问题,主要呈黑色或灰黑色。 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使银质文物腐蚀变色的因素非常多,主要包括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硫、臭氧、氮氧化物等有害物。通常情况下是多因素的联合作用,故其变色因素要视具体存放环境情况而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主要是通过对银质器物进行缓蚀处理延长其寿命,已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领域。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金属材质文物是先辈们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人们将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体现,是时代发展的最佳印记。保存、维护和修护文物是我们对先辈们劳动成果的基本尊重,更是对中华文化的尊重。我们需要学习、研究文物,传承传统技艺,进而推陈出新,利用现代化先进技术去突破技术难点,更好地向世界展现中国风貌和中国精神。 (作者单位: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数字考古研究进展
- 下一篇:轴承与环砥石争议再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