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们叫他“美国大叔”
在史迪威身边工作了两年多时间,我对这位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美国军人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的带兵之道和治军思想很值得我们借鉴。史迪威是一个中国通,同情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中国前后生活长达13年,会说汉语和一些地方的方言,他和四川兵在一起时,会说“啥子哟”,这有利于他与中国官兵的相互沟通,基层官兵都亲切地称他为“美国大叔”。同时,他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在战斗间隙,他会用汉语讲述岳飞精忠报国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有时还会引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类的文言文。他对中国士兵充满感情,总是亲切地称基层官兵为“我的孩子们”。他常对我说,中国人朴素耐劳,只要讲一些浅显的道理,如中国人受日本人欺负,打仗是为了国家和民族,他就会在战场上拼命。他写给妻子的家信中也说到“中国士兵太可爱、可敬了”。
与对待普通士兵不同,史迪威对军官,尤其是高级将领比较严格,体现了他“亲下而傲上”的性格。史迪威刚到缅甸时,跟随他多年的老副官多恩中校找房子为他设置司令部。多恩在生活保障方面做得比较多,但没有把作战室布置好。史迪威非常生气,讥讽道:“你们看这座楼像旅馆吗?多恩中校做一个旅馆的经理人倒是蛮称职的。”当看到我把作战室布置好之后,他对多恩讲:“参谋就是做这些事的,这个小娃娃都能做,你怎么做不起来呢?”
史迪威带过来的有些美军联络官不能真心诚意地配合中国军队作战,他就说:“请你们立即离开现在的岗位。”不迁就、不袒护。在定战斗决心和作战计划时,他总是召集下属军官充分发表意见,他说:“在讨论作战计划和军务大计的会议上,不论官职大小,人人都有发言权,而且是人人有义务陈述自己的见解,这正是诸位尽职尽责的表现。”有时,在会议上,他也要我这个“娃娃上尉”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在治军中,史迪威注重实际、着眼实战,不流于形式。当时中国军队在前方打仗,弹药、食物消耗完了,要派前线的人到后方去取,伤员也是从前线送下来。他说应该反过来,要做到“补给到人、输送到连”。史迪威练兵注重抓住5个环节,即“准备、讲解、示范、实习、考试”,士兵考核不及格要重来,直到过关为止。国民党军队的训练,打靶打得不好就算了,最多重练一次,而史迪威通过严格正规的训练,让中国远征军的战斗技能和军官的指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从缅甸逃出来是奇耻大辱
史迪威来华之初,提出了“只有进攻才能拯救缅甸”,这个想法与蒋介石不谋而合。前期相继组织了“同古会战”、“平满纳会战”,都是以一种积极进攻的战术思想来指导入缅作战的。史迪威说,一个人总是应该先动手进攻,如果允许别人进攻自己,那是一个极大的错误。但英军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保住缅甸,后来屡屡背弃承诺放弃阵地、自陷绝境,还要中国军队派兵营救,使已准备就绪且稳操胜券的“同古会战”、“平满纳会战”相继中途夭折,从而导致缅甸战场的全面惨败。
入缅作战失利后,部队该往哪里撤成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史迪威准备带着中国军队到印度去,但杜聿明要把部队带回国,蒋介石也要求回国,从战场态势看,撤回国不如撤到印度:当时大部分战略物资都是从印度来的;向国内撤退的道路已经被日军切断了,向印度撤只需过一个亲敦江,而且日本军队向印度进攻的力量还不够。由于选择了错误的行进方向,往国内撤的第5军、第6军损失惨重,戴安澜殉国他乡,杜聿明九死一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