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互视”:留学、战争与善后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3:11:43 未知 敖凯 参加讨论
中日两国互为近邻,历史关系源远流长。围绕两国关系问题的探讨始终是这一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近代中日关系内容包罗万象,如何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进行深入细致考察,是从事该项研究的关键。《留学、战争与善后: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徐志民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20年4月版)视角独特,书中提炼的三个关键词——留学、战争、善后,既是这部新作的“题眼”,也是作者研究近代中日关系史的切入点。全书共计13章,涉及时间范围从清末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其中约有一半篇幅讨论留日学生问题。 详其所略 留日学生是近代中日关系剧变的产物。它深刻影响着近代中日关系的发展与变化,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管窥中日关系的“晴雨表”。不仅如此,留日学生群体与近代中国的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也有着紧密联系。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清末立宪、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法战争以及马克思主义传播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留日学生群体透视中日关系史和抗日战争史,反映了作者独特的观察视角。 鉴于学界目前的研究现状,作者在方法论上“选择中日学界相对忽视的个案或侧面”,意即详其所略,尝试从新角度探讨老问题进而引出新结论。如作者在书中所言,目前学界对一些问题关注不够,包括中日的留学生教育和文化交流为何从合作走向冲突?在日本侵华战争中,学界关注不多的日本海军扮演了什么角色,发挥了什么作用,犯下了哪些罪行等。作者还就一些重要史实问题的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与思考,以达到探寻创新突破点的目的。如第六章考察日本人对七七事变的认识,第十一章对遣返日本侨俘的研究,以及第十二章对审判日本战犯的研究等。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回顾与总结,作者试图提出自己的思考,尽管有些建议还不够具体,但也为我们打开了思路,为今后深入该领域的研究者“抛砖引玉”。 对于详其所略的研究方法,作者总结:“笔者自知力所不逮,无法面面俱到,仅择个别问题或抗日战争的某个侧面,从中日‘互视’和学术史的视角进行探究与梳理,试图加深或拓展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寻求创新或突破之策。”这里的“中日‘互视’和学术史的视角”以第三、四章最具代表性,即作者对中日学界的留日学生研究现状作了深入细致述评。他提出,近代中日学界关于留日学生研究的差别在于:中国学界侧重“介绍留日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他们的爱国革命活动、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作用”;日本学界则重在探讨留日学生的派遣情况和日本政府的应对、日本学校对留日学生的接受和教育、留日学生的留日生活及其与日本社会的关系、留日学生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等诸多问题。 以史为鉴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决定研究成果的价值。在探讨留日学生问题时,作者用了五章篇幅,将整体性研究和个案研究、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有机结合。尤其第一、二、五章是个案研究的典范。第一章主要从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日本“亚洲主义”思潮的影响,以及日本政府对中国留日学生的态度出发,考察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留日热潮的日本因素。第二章以大量史料为基础,分析和呈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政府、文化教育界、留日学生对日本“东方文化事业”的态度及其转变的原因。在第五章中,作者主要探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出现第三次留日高潮的原因。这三章探讨的问题以往学界关注较少,作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大量日文原始档案、中日文报刊等各类资料,上下求索,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如作者认为,日本政府对中国留日学生的政策是其对华外交政策的重要一环,最终目的是辅助日本侵华扩张战略。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思想之源。”作者在研究中日关系史时,以史为鉴、联系实际,充满对现实的关注与关怀。尽管书中没有专辟章节探讨战后日本人对战争责任认识的相关问题,但通过分析日本人对诸如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重大事件的认识,实际上从侧面探讨了一些日本人未曾认清战争责任的原因所在。该书还有一些可待改进之处。比如,全面性不足,不能给一般读者一个关于留学生在近代中国的全面认识。尤其抗战全面爆发后留日学生群体的情况如何,在书中没有具体体现,这自然与作者选取的角度有关。倘若作者能选择不同类型的留学生代表,从单个人物视角切入,以更加立体的方式呈现大时代中留日学生的群像,或许更能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毕竟人的生命历程是丰富多彩、充满故事的。期待作者咬住青山不放松,再续鸿篇佳作。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