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任雅萱]生者与亡者的对话——七月十五亡灵祭祀礼俗


    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鬼节、七月半等,是对亡灵进行年度性慎终追远的节日,也是很多地区民众生活中处理生者与死者关系不可忽略的途径之一。它作为我国传统的岁时节日,融合了儒家、道教及佛教的思想,是三方共同影响的结果。虽然七月十五的节日习俗在各地有所差别,但节日主题和核心内容基本一致,即追念先人与普度无主孤魂。民众根据自己的传统过节,在每年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一次与亡灵世界的接触。在这些仪式中,表达着生者对祖先亡灵的追念与敬畏,对孤魂野鬼的安抚与包容。
    祭祀亡灵的主题
    自南北朝的文献记载开始,七月十五祭祀亡灵的节日主题逐渐得到确立。随着佛教的兴盛,南朝开始出现盂兰盆会。道教将七月十五对应中元,并与三官信仰联系起来,认为地官会在这一天普渡亡魂。至元明清时期,七月十五受到人们的极高重视,有关记述大量出现在各种地方志和文人笔记中。其中有很多民众自发的节俗活动,如祭祖、放河灯、水会、结鬼缘、烧冥衣、烧包、荐麻谷等,节俗活动不断丰富。
    总体说来,七月十五节俗活动大体可以分成三大类:一是祭祀活动,包括寺观、里社或街区的祭祀仪活动和家庭祭祖活动。二是秋尝荐新活动,此时一般是秋收的紧要时刻,子孙用新收获的食物祭祀祖先,以感谢其庇佑。三是相关的娱乐游艺活动。三是在节日俗化的过程中不断产生的相关娱乐游艺活动,主要有演目连戏、结缘、斗灯会、放应景戏、莲花灯、荷叶灯、蒿子灯、唱灯歌、香瓜、中元赏月、泛舟、燃灯等。这三大类节俗活动在某个地区一般以多种内容交叉的形式并存,以祭祀活动为核心内容。
    民间社会进行的亡灵祭祀仪式中,祭祀活动的对象主要是自家祖先和无主孤魂。这种亡灵祭祀仪式,表现了民众的两大亡灵信仰,即祖先敬畏和对孤魂野鬼的恐惧。
    祖先崇拜与祭祀仪式
    七月十五作为孟秋之月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同时也是秋收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日,人们会格外思念已经故去的亲人。至宋朝时,民众的祭祀仪式已经从佛教、道教体系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了祭祀自家祖先的习俗。又由于自古具有秋尝祭祖的传统,因此民众将祖先崇拜的信仰核心继续延续到这一节日中,将秋收的果实与祖先一同分享,遂形成了在七月十五日这一较为固定节日时期内祭祀祖先的仪式。
    祭祖时,用烧纸的方法寄托哀思是民间普遍的做法。南方地区多称“烧包袱”,通过焚化将包里的纸钱、锡箔和元宝一类寄送给祖先。北方地区一般称“烧纸钱”“送祖先”。贵州六盘水的人们“过七月半”祭祖时的“烧包”仪式较为隆重。人们用封皮包装纸钱,纸钱分装完毕,成为一个个单独的“包”。按照与逝者的血缘亲疏关系,需要配给不同数目的封包,并在写明归属权后,在七月十三或十四夜晚,将“包”堆叠于门口燃尽,恭请魂灵领走冥币。家中有新丧者(未满三年),在十三“烧包”;丧期超过三年的,则在十四举行“烧包”。十三晚上焚烧的被称为“白包”,十四晚上的叫“花包”,花纹相对白包更多一些。
    普度孤魂野鬼的仪式
    在人们的亡灵信仰体系中通常认为,孤魂野鬼的魂魄会对生者产生威胁,因此希望通过祭祀来安抚无主孤魂。除了在道观、家中或野外对孤魂野鬼进行祭祀之外,还有专门为战死的人们设孤魂道场、田间十字路口及河边放河灯进行普度亡魂的做法。
    明清时期,百姓参与普度孤魂野鬼的习俗更加普遍,河灯作为一种超度亡魂的道具,逐渐具有了审美观赏性。此时的中元普度孤魂野鬼的习俗有了更强的参与性,并且有向娱乐化和商业化发展的趋势。人们内心对孤魂野鬼的畏惧逐渐减弱,更多的是一种仁慈的怜悯与安抚。
    七月十五节日的祭祀活动中,乡土化的祭祖仪式是核心,普度亡魂的仪式又丰富了普通民众的亡灵观念。民众将记忆中的祖先形象化到具体仪式过程中,把对待死亡的恐惧转化为对孤魂野鬼的安抚和包容。生者通过具体的祭祀仪式细节,打通了与亡者之间的界限,将亲属制度从现世延续至亡者世界。普度孤魂野鬼,淡化人们了对“厉鬼”的恐惧心理,安抚亡灵,进而实现对社会道德的规范。在七月十五这一节日,人们实践了生者与亡者之间的对话。
    (文本来自:任雅萱《七月十五与亡灵祭祀礼俗》,有删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