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放贾琛]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历程、经验与反思(6)
http://www.newdu.com 2024/11/13 03:11:31 中国民俗学网 萧放 贾琛 参加讨论
(四)学科的融合性与开放性 民俗学学科的建设需要把握与不同学科,尤其是相邻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 从一定程度而言,民俗学学科的建设史是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萌芽时期的民俗学学科建设是由多重学科背景的学者完成的,周作人、刘半农、胡适等文学家,钱玄同、沈兼士、魏建功等语言学家,林惠祥等人类学家,顾颉刚、杨宽、吕思勉等历史学家,卫聚贤等考古学家,杨成志、杨堃等民族学家,常任侠等美术史学家,哲学背景的江绍原、容肇祖等,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民俗学学科的教研队伍仍然由多学科背景的学者组成,文学、哲学、历史学、气象学等学科背景的学者结合专业知识,为民俗学研究范式的创新做出诸多贡献,陈勤建、郑土有等学者的“文艺民俗学”倡导,吕微、户晓辉提出的实践民俗学,赵世瑜、萧放、张勃、王加华进行的历史民俗学研究,叶涛、色音、陈进国的宗教民俗学研究、曲彦斌、黄涛等研究的语言民俗学,施爱东以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田野研究,刘宗迪将《山海经》作为“天书”和“地理志”进行的论证等都是有代表性的成果。 刘铁梁曾经对民俗学的多学科交叉属性做了阐述,认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科际整合的趋势一直存在。这是因为,生活本来是浑然一体的,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就使得学术不断地重新被拽回到生活中来。即从生活整体的角度进行的研究”。这种论述是很有说服力的。民俗学研究的对象是民众的生活文化,生活文化本身可囊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不同学科各异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形成了各自的认知方式与知识体系,倡导学科的融合性和开放性,可以促进学术整体水平的提升,形成对民众生活更为深刻的理解。因此,充分调动各学科之间的协作意识,通过申请、承担国家重大课题的方式,把各个学科力量凝聚起来,共同攻关,完成当前社会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或者建立一个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的学科同盟,通过学术同盟、学科协作体定期召开会议研讨问题,是一个好的契机。 回顾与反思中国民俗学70年历程,几代中国民俗学人为构建中国民俗学学科体系,为稳固民俗学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特殊地位,为发挥民俗学基础生活文化研究的特色,为国家社会文化建设、非遗传承与国际学术文化交流提供学术支持,前后相继,殚精竭虑,取得了丰硕成果,值得骄傲与欣慰。同时也应看到,民俗学学科虽然有百年历史,但与历史深厚、阵容强大的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社会学等优势学科相比,还有相当距离,中国民俗学的本土性与国际性、历史性与实践性的探讨还在进行之中,我们还负有学科转型更新的历史使命,有赖于学科内外同仁的共同协力。民俗学是关注人民生活文化的日用之学,也是助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乡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公共政策之学,它拥有不可替代的学科优势与贴近地气的勃勃生机! (原文刊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注释请参考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孙正国雷娜]杰克·齐普斯的创造性讲述实践观
- 下一篇:丝路南线神话符号的迁移与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