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碎银子是如何产生的 碎银的定价又有什么标准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12:11:5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还不知道:古代碎银子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古代,黄金的数量稀少,由白银充当起了硬通货的角色。由朝廷统一铸造的银锭,五两、五十两甚至上百两不等。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起银子,日常生活都是用铜板。就算富家子弟出门也不能带着大银锭,一来太沉,二来好多店家找不开。所以“碎银子”就应运而生了。 古人在正常的商品交易中,大多是用铜钱,高消费、大面额交易才会用银子。但是大块的银绽待在身上又沉又不方便,如果再一不小心磕坏了边边角角,那好几天的生活费就泡汤了。这时候,碎银就诞生了!随身携带一些细小、轻便的碎银,岂不是很方便?那么,碎银是怎么来的呢?一种方法是将一块完整的银绽剪碎成一小块一小块地用,或者是直接将整银子掐碎,或在敲掉一块边边角角。 碎银子一般是积攒了一定数量的碎银之后铸为银锭。银匠在代人铸银成锭之后,收取加工费,称之为火钱。银匠店铺在把制作碎银子和重铸碎银子的过程中,都有很有猫腻,有的偷工减料,有的以次充好,甚至还有往里面加铅的。 那怎么判断碎银子的重量?明清年间有经验的店铺伙计,通常都练出这手艺,一块碎银子拿到手里,掂量一下就知道斤两。普通老百姓身上,也常带着称碎银专用的戥子,这是一种袖珍的小秤。测量精度为一厘,五两以下的碎银都能精确称量。甚至药铺买药时,也通常用它来称量药材重量。是为明清年间老百姓常用器具。 当时,由于纹银的地位深入人心,国家税收和一般物价仍以纹银为标准,即使在乾隆时代铸造技术提高、很多银锭的成色超过纹银之后,大家仍然以纹银的银两数来为商品标价。晚清上海通行的二七宝银锭,重五十两的银锭加升水二两七为五十二两七钱纹银,以九八除,得五十三两八钱纹银,即是规银重量,即此五十两锭按九八规银计算,作五十三两八钱使用。 综上所述,碎银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是非常复杂的,只靠手就能掂量出重量恐怕不实。 (责任编辑:admin) |